久久伊人网站-久久伊人天堂视频网-久久伊人青青-久久伊人男人的天堂网站-在线免费公开视频-在线免费福利

徜徉在漢江上游山水人文交相呼應的景觀大道,品讀最不陜西的陜南

147小編 72 2025-06-21

陜西地圖(源自網絡)

陜西被稱為三秦大地。這三秦原是指秦末關中地區的三位降將雍王章邯(都廢丘,大體位于今天關中西部一帶,具體位置不詳)、塞王司馬欣(都櫟陽,秦國故都,今西安閻良區)、翟王董翳都高奴,今延安)。如今三秦的涵義已經大相徑庭,人們不大記得住這些拗口的名諱、認不出只存在于古籍中的生僻地名。三秦被簡單的解釋為關中、陜北、陜南三個自然風光、氣候、物產、飲食、語言、風俗、乃至人的外貌長相都截然不同的地理人文板塊。陜西本身就是一個因地緣政治和軍事需要拼湊出的散裝省份。

在人們的印象中,陜西是怎樣一個形象呢?是塵土飛揚的黃土高原,是見個面面容易拉話話難的千溝萬壑,是飄蕩在蒼涼大地上“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的革命激情,抑或是全民免費醫療(神木)、土豪遍地,操著貴族口音(濃濃鼻音的陜北話)在西安、北京、上海各大城市一擲千金的掃樓客?還是摩挲高冢的帝王之都、文物甲天下、文旅標桿、碳水天堂、不倒翁小姐姐、漢服NPC、六國游客洶洶來襲的網紅城市?這也許是人們腦海中陜西的全部,既古老又現代、既貧瘠又富裕、既低調又張揚、既粗獷又細膩、既生冷又熱情、既破敗又高貴。但提起陜南,恐怕大多數地方的人們根本不知道陜南為何方神圣?

陜北黃土高原(源自網絡)

陜北榆林的煤礦(源自網絡)

陜北延長石油(源自網絡)

兵馬俑(源自網絡)

人頭攢動的大雁塔

大唐不夜城,文旅新高度

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唐裝小姐姐

陜南位于秦嶺以南巴山以北,滾滾漢水蜿蜒東流,滔滔嘉陵逶迤南下,沖積出漢中、安康兩塊河谷,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漢水上游的兩大城市漢中與安康。其實,陜南地區還包括商洛,只不過商洛雖然位于秦嶺以南,卻屬于洛河(南洛河)、丹江水系,不在漢江主干道上,加之與關中聯系更加緊密,在存在感本就偏弱的陜南地區是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所以通常大家所說的陜南,習慣上就是指漢中與安康。

陜南地圖(源自網絡)

提起漢中。但凡讀過書或者看過《三國演義》的人,肯定知道褒姒、劉邦、蕭何、韓信、張騫、魏延、諸葛亮等如雷貫耳的歷史人物,對楚漢爭霸、月下追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定軍山刀劈夏侯淵、雞肋、六出祁山等典故至少也會略知一二。一旦給漢中貼上陜西的標簽,瞬間就將這位楚楚動人的漢水美女變成了頭裹白羊肚毛巾身披羊皮坎肩的西北粗獷大漢。甚至于在很多人的認知中,漢中大概是四川的吧!安康呢,可能除了紫陽茶葉、水災、襄渝鐵路稍有名氣外,總體而言處于寂寂無名的狀態。安康和漢中不大一樣,漢中是整體名氣大,安康則是下屬的縣城名氣遠大于州府,根本壓制不住底下一眾蠢蠢欲動的小弟。比如紫陽(毛尖、會館)、石泉(金蠶之鄉)、寧陜(秦嶺之心,廣貨街、子午道)、旬陽(太極城、獨孤信煤晶印),還有今天我們要去的漢陰

石泉、漢陰、安康、紫陽離漢中不遠。君在漢江頭,我在漢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漢江水。最近幾年因緣際會下也涉足過這些地方,只是不成體系。那么,有沒有一條路線將漢中、石泉、漢陰、紫陽串聯在一起,形成一條景觀大道呢?如果有,何以為綱呢?當我在地圖上仔細端詳,將目光從莽莽大山向中間這條燦若星辰、宛如銀河的悠悠漢水聚焦。終于恍然大悟,原來上天早已給出答案,漢江一直就是陜南地理、人文、經濟乃至歷史的軸線。

Chapter 1 路線總覽

既然以漢水為軸線,作為漢水之源,肯定要以漢中為起點。從漢中出發,穿過漢中東部的城固、西鄉進入安康市石泉縣。途徑曾溪、中壩抵達漢江邊的后柳水鄉,沿著漢江一路東進,跨入漢陰地界。路過漢陽、漩渦,從漩渦鎮過橋轉入漢江北岸。此后便順著541國道(石泉-紫陽方向)抵達紫陽縣。沿途景點星羅棋布,漢江寬闊的水面、旖旎的風光、巍峨的大山與陜南厚重的人文與移民歷史相互交織,是一條被嚴重低估的景觀大道,不愧為漢水上游最美沿江公路。如果從漢水源頭出發,沿江主要景點如下(僅指此條路線順路的景點,非各地全部):

路線總覽

漢中境內:

寧強縣:漢江源(如今東漢水的源頭,西漢水在甘肅境內)。

漢江源景區

漢江源景區的端公戲(上刀山下火海)

勉縣:陽平關古戰場、定軍山、武侯祠、武侯墓、馬超墓。

古陽平關

唯一由皇帝下詔建立的天下第一武侯祠-勉縣武侯祠

定軍山下的武侯墓-諸葛亮長眠之地

漢臺區:古漢臺(漢中博物館)、石門棧道、漢江濕地公園、拜將壇、飲馬池、興漢勝境。

古漢臺望江樓(漢中博物館)

石門棧道上的漢魏摩崖石刻精品-曹操唯一傳世書法真跡

漢江濕地公園

漢江濕地公園

漢江濕地公園

漢江濕地公園

拜將臺(劉邦在漢中拜韓信為大將軍的地方)

城固縣:世界遺產張騫墓、世界灌溉工程五門堰、古路壩教堂。

古路壩教堂

古路壩教堂

古路壩教堂

張騫紀念館

鑿空西域的張騫墓-世界遺產

神秘的商代城洋青銅器(雙頭蜈蚣戈)

西鄉縣:牧馬河濕地公園、櫻桃溝、午子山、鹿齡寺、白勉峽、七星湖(三花石、太白洞)。

櫻桃溝

鹿齡寺

午子山

安康境內:

石泉縣:石泉古城、中壩大峽谷、燕翔洞、雁山瀑布、中壩作坊小鎮、后柳水鄉、漢江三峽、熨斗古鎮。

石泉古城

石泉古城

石泉古城

石泉古城里的江西會館

漢陰縣:漩渦鎮、鳳堰古梯田、馮家堡子、吳家花屋。

漢濱區:安康博物館、瀛湖。

安康火車站-陜西第二大鐵路樞紐

安康漢濱區漢江兩岸景色

漢濱區街景

安康博物館

周代青銅器-安康博物館鎮館之寶

紫陽縣:541國道沿江公路、小重慶街景、北五省會館。

紫陽北五省會館

紫陽北五省會館

紫陽北五省會館

紫陽北五省會館里的清代壁畫

會館后面的吊橋

紫陽是個小“重慶”

沿途景點眾多,足以撐得起七日游。我們此次一日往返,直接從漢中出發只在牧馬河、白勉峽、鳳堰古梯田三個地點進行了重點游覽。其他,諸如寧強漢江源、勉縣定軍山、城固古路壩、石泉后柳水鄉、紫陽北五省會館(詳見本人舊作《茶馬古道源頭,悠悠漢水見證秦商千年沉浮的紫陽北五省會館》),以前專程去過,都是非常值得停下腳步的地方,五星推薦。之所以沒有從漢水源頭出發,一是時間有限;二是漢中的故事太多,適合單獨作為主題深度游。所以本次的重點放在了安康境內。

Chapter 2 西鄉-牧馬河邊的神奇茶鄉,白勉峽谷里的歷史往事

西鄉縣位于漢中市東部,地處淺山丘陵地帶,是蜀漢名將張飛(張翼德)的封地。西鄉由于得天獨厚的地形和降水條件,成為漢中綠茶的主產區。西鄉茶葉享譽省內外,系地方經濟支柱。現在漢中綠茶統一冠以“漢中仙毫”之名。以前可不是這樣,每個產茶縣都有自己獨特的茗號。西鄉出產的叫做“午子仙毫”,寧強的叫做“寧強雀舌”,南鄭的喚作“漢水銀梭”,勉縣定軍山出產的為“?定軍茗眉”,鎮巴的茶葉叫做“鎮巴毛尖”。午子仙毫為漢中仙毫的翹楚。漢中綠茶種類眾多,原來雖然略顯混亂,卻各具特色,茗字典雅動聽,流露出很深的歷史底蘊,現在無論產地何處均以仙毫上市,徹底失去了神韻和靈魂。

西鄉茶園

西鄉茶園

西鄉縣城建在牧馬河北岸。隨著城市發展,南岸已經初具規模,牧馬河從護城河變成了景觀河。西鄉縣城整潔大氣,高樓林立,規模實屬不小。為減少紅燈,我們從城西直接過橋(迎賓大道西鄉高速口方向,博物館處左轉)轉向牧馬河南邊,沿著河邊公路與縣城擦肩而過。牧馬河沿岸建成了濕地公園,周末游人如織。我們也稍作修整,借機觀賞了倒映在水中的西鄉街景。初冬晴空萬里,平靜的水面宛如鏡子,高樓倒影清晰可見。偶有朱鹮扇動紅色的羽翅滑過水面,泛起一圈圈的漣漪。慢節奏的山區小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恬靜舒適的生活,也許這才是很多在外漂泊打拼之人最終的心靈歸宿。

西鄉縣城牧馬河景色

牧馬河景色

西鄉縣城在牧馬河中的倒影

牧馬河風光

牧馬河風光

從櫻桃溝眺望西鄉縣城

從櫻桃溝眺望西鄉縣城

離開縣城,駛入210國道,向著七星湖、茶鎮方向前進。路過白勉峽,心血來潮,索性進入一探究竟。

白勉峽,地處西鄉縣東部,西連堰口鎮、東與茶鎮為鄰,南界鎮巴縣平安鎮,北臨漢江與子午鎮隔江相望。白勉峽是一處歷史悠久的峽谷,原是荔枝古道(子午道)重要驛站之一,古時候商賈云集,富豪鄉紳祈福納財廣修廟堂達108座,素有“百廟峽之稱,后演變為白沔峽,今為白勉峽

我們沿著河流駛入峽谷,白勉峽山高林密峽谷幽深,中間一條小河緩緩流淌。鄉村公路異常寬敞,路況甚佳。雖已臨近冬至,小河并未結冰,不時可見朱鹮、白鸛、灰鶴覓食,一片生機勃勃。

從峽口望向峽谷深處

從峽口向外望

路旁偶遇一處天然巖洞。洞比較淺,不大的空間擺滿了佛像和菩薩,案上香蠟供奉的滿滿當當,頂部分布著很多天然小孔,不知道是燕窩還是蝙蝠的居所。一條長長的紅綢披在中間的佛像身上,很是氣派。直覺告訴我,這個地方看著簡陋但肯定不簡單,上去端詳一番。老母親見菩薩虔誠膜拜,口中念念有詞,不忘許愿祈福。我則向看洞師傅(附近采藥人,非僧人)指點迷津(問路),順帶求教一下此地的歷史淵源來。不問不知道,原來此地大有來頭。

此洞名為觀音洞,以前是觀音殿,古已有之,不下數百年歷史。腳下的河名為五道河,是荔枝道的一段。開元天寶年間從涪州(今天重慶涪陵)送往長安的荔枝,穿過峽谷北上。因谷中河道曲折,時而東流,時而西流,需要來來回回過河五次,方能出得谷口,故名五道河。觀音殿非常靈驗,自古香火鼎盛。原來五道河在觀音殿腳下,對岸是河灘。每年農歷三月十五廟會,于河灘中搭臺唱戲,人流涌動,好不熱鬧。當時河水充沛,大魚成群。唱戲之時,大魚竟從水中躍上戲臺,讓人嘖嘖稱奇,以為龍王顯靈。觀音殿雕梁畫棟,門口有一對高大精美的石獅子,旁側立有石碑。可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破四舊時,殿宇傾頹,石獅和碑刻被推入河中不知所終。前段時間擴建公路時,從河中撈起石碑,立在路邊。鎮殿石獅再未重現人間,殊為可惜。

人世變幻斗轉星移。短短幾十年,河灘變成了河道,原來的河道成了公路,觀音殿也成了觀音洞。目前四方信眾正在籌集善款準備重修大殿,我們也略盡綿薄之力,為自己結一段善緣種一方福田。

離別之時,撫摸石碑。碑雖殘破,字跡尤新,落款大清宣統元年,已是一百多年的老古董了。

師傅囑咐,沿著峽谷一直往前可以經小路到鎮巴興隆鎮,繼續南行便可到紫陽縣。出于安全考慮,我們還是決定原路退出白勉峽,繼續走210國道向石泉漢陰方向前進。

快到茶鎮時,國道邊就是七星湖。七星湖是石泉大壩形成的庫區,景色不錯,近幾年頻上熱搜。七星湖可以坐拖船連人帶車(40元)擺渡到對岸的三花石,在身居內陸又是大西北省份的陜西,如此獨特的體驗極其難得。在拖船橫渡湖面時,看著眼前的山山水水,會讓人產生身在江南的錯覺,這還是陜西嗎?

210國道太白洞大橋,去往七星湖的道路在大橋底下

七星湖對岸的三花石

茶鎮是漢中最東邊的鄉鎮,我們很快就要進入安康石泉縣地界。漢中安康分界處,漢中一側建有氣派的漢闕,時刻不忘彰顯大漢基業的榮耀歷史。安康則低調的多,除了路面顏色與漢中顯著不同外,再無任何地理標志。家底不一樣,相較于漢中的資源稟賦,安康的發展著實不易。

Chapter 3 中壩的庖湯,后柳的水鄉,漢陰、漢陽,疑惑的地名?

在210國道石泉境內行駛不久,右轉走后合路、石蒿路,經曾溪鎮翻越整條路線唯一一座大山,下到山下便是中壩作坊小鎮。這里去往中壩大峽谷、燕翔洞、雁山瀑布、漢江三峽都很方便。

作坊小鎮每年元旦后有吃庖湯的活動。所謂吃庖湯就是殺年豬后,請幫忙的親朋好友和鄰里鄉親一起吃新鮮豬肉做的筵席,東北也叫做“殺豬菜”。石泉縣農村的庖湯宴很有特色,舊時講究的大戶人家,往往在堂屋擺好八仙桌,由家中心靈手巧的主婦或者請廚師制做“滾籠十八柱”席口。吃庖湯時,劃拳行令、把酒言歡,談天說地、笑看人生,氣氛熱烈,其樂融融,化解了平日的矛盾,收獲了整年的喜悅,補償了一年的辛勞。作坊小鎮的庖湯宴或八人圍坐,或在當街一字長蛇擺開,在附近小有名氣,感興趣的小伙伴,屆時不妨一試。

中壩作坊小鎮庖湯宴(源自網絡)

離開作坊小鎮,來到漢江邊的后柳水鄉。此處的漢江已經不似漢中境內的涓涓細流,江闊水深,航運條件更加優越,隱隱有江漢平原的既視感。走過這條路,你就會發現,越往東,陜西的味道越來越淡,湖北味兒越來越濃,秦頭楚尾名不虛傳。

后柳水鄉景色(源自網絡)

地處漢水之濱的后柳鎮,水域景觀遼闊、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恰似一幅精美的水墨畫卷。后柳古鎮旅游產業方興未艾,連獲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陜西省十大旅游名鎮、十大精品民宿等三項殊榮。地靈則人杰,后柳鎮英才輩出。生于斯長于斯的抗日名將王范堂,在臺兒莊戰役中以隊長身份帶領西北軍敢死隊殺入日寇,大獲全勝,威名遠播。臺兒莊大戰后,王范堂被擢升為副營長、營長、副團長、團長、副師長。其后,又參加了武漢保衛戰、中原運動戰、石碑要塞保衛戰等著名戰役,值得后代子孫永遠敬仰。

如今的后柳古鎮,酒店林立、設施完善,依托水鄉向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快步邁進。

后柳水鄉酒店林立(源自網絡)

繼續沿江而下,過了喜河鎮就進入漢陰地界。

漢陰站

漢陰這個地名很傳統很中國。在中國人的方位概念中,山南水北為之陽,水南山北為之陰。這漢陰縣城必定位于漢江南岸,類似的地名還有江蘇的淮陰,河南的湯陰。在漢陰地界上,我們又路過了漢陽鎮。這個漢陽鎮不是武漢的漢陽,而是安康的漢陽。漢陰縣的漢陽鎮,一會兒陰一會兒陽,陰陽和合,雖然拗口卻十分有趣。奇怪的是,我們行走的路線一直在漢水南岸,這偌大的集鎮明明屬陰,又為何叫做漢陽?我一邊開車,一邊琢磨,到現在也沒有解開其中的玄機。

從地圖上看,漢陽鎮明明在漢水南岸,為何仍叫做漢陽?

Chapter 4 鳳堰古梯田,活著的文物,陜南移民的見證者

帶著疑惑離開漢陽,過橋換到漢江北側,此處便是漩渦鎮。

旋渦鎮仍然屬于漢陰縣,東邊不遠就是紫陽地界。漩渦鎮地處漢陰縣南部,鳳凰山南麓,漢江北側,因漢江流經此地拐彎,多形成水流漩渦而得名。這地名起的形象貼切,簡單易懂,一聽就能猜出個七八分來,和漢陽鎮的名不符實屬于兩個極端。安康的地名很有意思,以后有必要專題研究一下。

漩渦鎮最有名的景點就是鳳堰梯田,也是我們此次路線的重中之重。

從漩渦鎮橋頭左轉進入山谷,剛走幾公里就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梯田。原以為深山之中,梯田嘛,少則十數畝,多則百畝就了不得了。但隨著地勢逐漸升高,梯田規模越來越大,從河谷到山腰,層層疊疊望不到頭。我們快速盤山而上,一排排的梯田不斷在眼前閃過。漸漸的,我才意識到自己的孤陋寡聞和見識淺薄。古人講,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今天又給我上了一課。

鳳堰梯田景區又叫做鳳堰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是集生態、人文、休閑于一體的開放式移民生態博物館。這是一座“以自然山水為背景,以移民農耕文化為主題,以古梯田為展品,以民風民俗為輔助”,保護和展示原生態生產生活方式和促進區域科學發展的開放式生態博物館。自2010年被評為“陜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十大新發現” 以來,鳳堰梯田相繼被公布和評定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美麗田園、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鳳堰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核心面積11.5平方公里,距漢陰縣城23公里,由鳳江梯田、東河梯田、堰坪梯田三大片區梯田組成,館內有古梯田、吳家花屋、馮家堡子、太平寨等附屬文物及中國氣候景觀觀賞地等景點,春季油菜、夏季插秧、秋季水稻,至今仍保留著原始的農耕方式。館內分布有自清乾隆年間以來修建的梯田1.2萬多畝,古民居群落20多座,古寨堡20余處,古廟宇、古堰渠、古塘壩多處。

我們直接把車停在最高處的觀景臺即堰坪梯田觀景臺,這里是觀賞梯田的最佳地點。向下俯瞰,漫山遍野目光所及全是層層遞進、排列有序、疏密相宜、大小不等的梯田,從上到下各層之間由精心設計的水系相互貫通。梯田間有水塘,農舍點綴其中,雞犬相聞、炊煙裊裊,寧靜而祥和,充滿了煙火氣息。梯田周邊群山環抱,層巒疊嶂。近處濃墨重彩,遠處淡如煙云,儼然一幅潑墨山水畫卷。鳳堰梯田是人間難得的奇跡,眼前的一切顛覆了我對梯田的認知。眼球和內心被震撼的無以復加。閉目遐思,試想一下每年三月下旬(3月19日油菜花節)油菜花開的季節,這里是何等的詩情畫意,不啻為人間天堂。

梯田背后的大山,可以去往漢陰縣城

梯田背后的大山

梯田背后的大山

梯田背后的大山

據考證,鳳堰梯田是由清代中葉湖南長沙府善化縣吳氏家族移居當地后,以吳氏族人為主修建,是目前秦巴山區考古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梯田。它集“山、水、田、寨、村、屋、廟、農”為一體,融“渾厚、雅致、奇趣、清新、壯美”于一身,是天人合一的偉大杰作,是湖廣移民開發陜南的“活標本”和中國農耕文化的“活化石”,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是秦巴山區農業生物和移民文化的“基因庫”。

陜西歷史悠久,自古以來都是人煙稠密之地,也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但隨著唐末國都東遷,陜西從政治舞臺的C位跌落,經濟人口一落千丈。南宋時,大宋與金國以大散關(今陜西寶雞)為界,陜南地區成為宋金對抗的前沿。蒙古人崛起后,忽必烈從漢中嘉陵江畔的大安吹響了滅宋的號角。明末張獻忠逃亡四川,在陜南一帶燒殺掠奪,屠川時陜南又未能幸免。清朝康熙年間,三藩造反。陜西提督王輔臣在漢中寧羌(今寧強)起兵作亂叛應吳三桂。朝廷與吳三桂在陜南地區反復爭奪,死傷無數,致使大量百姓逃亡。

頻繁的戰爭加之山區物產有限,直到清朝中葉,陜南地區依舊人丁稀少。而幾百年以來,湖南、安徽、江西承平日久,人煙稠密,生存壓力驟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朝廷不斷鼓勵湖廣、安徽地區的老百姓到陜南移民墾荒。于是乎,大量的南方移民成了這片土地的新主人。當然也包括鳳堰梯田的吳氏先祖。不過清朝中葉以后陜南的移民與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有著本質區別,前者是為了擴展生存空間的主動或者半主動(官府善誘)移民,后者則是強權壓迫下的被動移民。

鳳堰梯田是文物,但它首先是梯田,是活著的文物。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博物館,鳳堰梯田移民生態博物館是以村寨社區為單位且沒有圍墻的“活體博物館”。與傳統博物館束之高閣的“藏品”不同,鳳堰梯田一直在耕種,仍然是老百姓賴以生存的根本。生生不息,也許這才是作為文物的鳳堰梯田最與眾不同的特色和最大的價值所在。

去往馮家堡子

看完梯田,我們繼續盤山去往馮家堡子。這所宅院系清代馮氏家族居住兼防御的堡壘式住宅,堡內房屋近百余間,是研究秦巴山地民居選址,建筑風格及民間防御工事的重要物證。馮氏一脈原籍湖廣麻城(今湖北孝感市),明朝中后期移居長安。至明末時,馮氏祖先預感天下將要大亂,省城恐遭劫難。見陜南紫陽縣五郎坪土地肥沃、民風淳樸,于是將長安祖業贈讓昆仲兄弟,舉家遷往紫陽,于大山之中重新白手起家。后來馮氏后人經營有道,家業逐漸興盛,馮家耗費千余兩黃金建起這座堡壘,屋成而財竭。馮家堡子的修建恪守了中國古代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傳統觀念,先建起長輩居住的后院,再建設族長及各房掌事的中院,最后才是雜役、護院居住的前院。

馮家堡子

拴馬樁,舊時大戶人家的標配

馮家堡子背后的山水格局

選址于此是有風水講究的

馮家堡子平面近正方形,由城墻和住所兩部分組成,城墻高10米,厚3米至4米,城堡最厚處東南西北各有一城門,城門上各設一炮(箭)樓,城門之間有暗道相連。城堡設四個門,為合乎鳳凰騰飛的風水格局,僅開三門。

保存完好的城墻

從城墻上拍照

從城墻上看內部宅院

從城墻上看內部宅院

從城墻上看內部宅院

從城墻上看內部宅院

炮樓

從城墻上看內部宅院

宅院分三進院落,每進院落都有天井。宅院內部每房皆有兩到三門,各房之間工整流暢、四通八達,宛若迷宮。精心設計、布局考究的宅院凸顯了古人的智慧和馮氏家族的財大氣粗,讓人感嘆有錢人的世界果然不一樣。

轎子

宅院最后面的竹林,典型的園林景觀

宅院里的竹林,彰顯了主人的閑情雅致

馮家堡子除了糧食生產自給自足外,還設有茶葉房、織布房、榨油房,豢養家丁護院,內部功能齊全、自成一系,古人早已深諳利用內循環對沖外部風險的道理,讓人欽佩不已。看來咱們現在要做的還是古人玩剩下的。

古法榨油

離開馮家堡子,已是日落時分。天邊紅霞浸染,一道殘陽漸漸西沉,終于落入群山之下,天色也徹底暗下來。

我們返程時將車開進梯田(有村落),因為時已晚無法參觀吳家花屋。站在吳家花屋前的空地上向下張望,正值黃昏,山間薄霧籠罩,農舍和電線桿倒映在水田之中,伴著落日與晚霞,美得像一幅油畫。

吳家花屋

欣賞完大地最后一抹光線下的梯田,我們選擇從另一側繞山而下形成環線。回到漩渦鎮,已是伸手不見五指,一輪明月高掛天際。往紫陽方向試著走了幾公里,漆黑一片的什么也看不到,看來已無繼續前行的必要,我們決定打道回府。在漩渦鎮簡單用餐后原路返回漢中,臨近午夜安全到家。

漩渦鎮一輪明月高懸天際

后記

此次我們并未走完全程,從漩渦鎮到紫陽縣不到50公里,大概一小時車程,全部為沿江公路,實測路上有幾處滑坡落石,長時間未得到清理(至少去年到北五省會館時就存在),駕車萬不可分心。去年專程到過紫陽,補充幾張紫陽縣城的照片。

紫陽縣城街景

紫陽縣城街景

紫陽是因道教得名的城市

紫陽真人張伯端

整條漢江景觀大道,如果從漢中出發至紫陽北五省會館結束,游完所有景點至少需要一星期時間。沿途設施齊全,住宿吃飯非常方便,價格不貴。飲食口味偏向四川湖北,主食米面對半,小吃豐富(漢中米皮、安康蒸面)。氣候濕潤,更適合南方朋友。如果參觀完北五省會館依舊意猶未盡,可以繼續向東北延伸,到旬陽和白河溜達一下,體會一下秦楚交融的民風民俗。

旬陽太極城

旬陽太極城

旬陽太極城

旬陽老城的石板路

聲明:本文照片除標注源自網絡外,均為手機自行拍攝直出。

上一篇: 丹鳳“五個結合”鋪就陜南移民搬遷幸福路
下一篇: 李雙林講解《地理五訣》(下)
最新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亚洲电影久久成人影院 | 日韩在线 无码 精品 | 青青在线视版在线播放 |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 | 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 | 欧美精品v欧洲高清 | 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 | 日日噜噜大屁股熟妇 | 国产午夜在线精品三级a午夜电影 | 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一本之道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 涩涩电影网 | 交换年轻夫妇HD中文字幕 | 久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动漫网一区二区 | 91天堂国产在线 在线播放 | 美女与男人对肌免费网站 | 麻1豆传媒2021精品 | 色欲AV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里番acg纲手的熟蜜姬训练场 | 国产午夜精品不卡观看 |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不卡免费视频 | 久久热国产在线视频 |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 综合伊人久久 | 日韩一卡二卡三卡四卡免费观在线 | 扒开 浓密 毛 | 菊地凛子av|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影院 |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xx直播 | 日韩亚洲国产欧美免费观看 | 亚州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99久 | gogogo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成年人视频 |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 国产三级在线精品男人的天堂 | 人性本色联盟 | 久久视频这里只精品99re8久 | 性美国人xxxxx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