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不要見窗”——說法荒唐,別上當!但請做到這“5個不要”
194 2025-07-06
去年某天深夜,前領導突然給我發來某算命App鏈接:“測測你前世是不是欠了開發商的債?”我苦笑關掉對話框,瞥見朋友圈里刷屏的《某Top5房企全員降薪30%通知》,恍惚間想起十年前前輩對我說過的話:“咱們這行,閉著眼都能掙出養老錢。”
老周是我在設計院的前輩,巔峰時期一個人經手十幾個項目,也是趕上了房地產的好時候,十年前就在北京買了房。如今他名片悄悄換成了“命理咨詢師”,微信簽名改成了“起名擇吉,流年詳批”。
“現在給開發商做方案?不如給他們老板算卦。”老周邊說邊給我看聊天記錄:某項目總求測辦公室風水,轉賬時備注“比去年策劃費多給兩千”。而就在上個月,這家公司剛爆出來讓員工貸款上班。
這行當的荒誕邏輯逐漸清晰:當售樓處月銷量跌到個位數,當土地投資部全員轉崗賣車位,當“優化通知”取代了年終獎——那些曾經嘲笑風水是“糟粕”的精英們,開始偷偷搜索“怎樣用八字算行業還能不能迎來第二春”。
某機構調研報告顯示:2022年地產從業者心理咨詢量同比激增240%,但更多人選擇“更實惠”的解決方案——某周易培訓平臺學員中,32%是房企中層;某塔羅牌博主粉絲畫像里,“35-50歲男性”占比突然躥升到第一;就連建筑類院校的《堪輿學》選修課,都擠滿了來蹭課的開發商。
朋友老吳的轉型最具代表性:這位前投拓總如今在直播間戴著八卦鏡,用測算土拍數據的模型給網友看財運。“西南方位屬土利地產?那是騙外行的。”他私下跟我說,“現在要說‘離火九運利好新能源’,那些套在文旅項目里的老板才會打賞火箭。”
真正戳破行業泡沫的,是這些細節:
某前十房企取消全員交通補貼,但高管風水顧問的年費漲了50萬;曾經1888元/人的高端行業峰會,如今換成“命理大師私享會”場場爆滿;最扎心的是某人力總監透露:“現在裁員要先算員工八字,專挑‘流年不利’的談賠償。”這讓我想起經濟學里的“土豆效應”——經濟蕭條時便宜食品需求反增。當地產人發現賣房提成不夠交房貸時,199元的“事業轉運符”就成了最廉價的希望工程。某周易平臺數據佐證了這點:2024年Q4客單價3000元以上訂單中,68%買家是地產相關從業者。
行業聚會上,最受歡迎的早已不是營銷總,而是某位轉型“環境能量規劃師”的前設計總監。他給項目改案名的方式堪稱魔幻現實主義:
用爬蟲抓取全網熱搜詞生成“吉字庫”拿AI測算不同組合的流量指數最后套上《易經》話術包裝“現在叫‘云境天宸’比‘幸福里’多賣15%溢價。”他晃著紅酒杯,“客戶要的是用科學解釋不了的確定性——就像他們當年相信房價永遠會漲。”
上周路過前公司,發現空置的VIP接待室改成“易學咨詢室”,沙盤區擺著《九宮飛星催財陣》。前臺的招財貓換成黃銅貔貅,行政小妹悄悄說:“這是大師算過的,說能防勞動仲裁。”
站在十字路口等紅燈時,我突然想起《大空頭》里的臺詞:“人們總想相信事情在變好。”只不過在地產寒冬的版本里,這句話應該改成:“人們總需要相信有什么能變好——哪怕是靠羅盤指針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