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不要見窗”——說法荒唐,別上當!但請做到這“5個不要”
194 2025-07-06
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站在那高處望上一望,你看到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的小村旁。
一首膾炙人口的“人說山西好風光”,唱出了山西的美韻。“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雄藩巨鎮,非賢莫居”,于謙,李白等古代文人墨客也在古詩詞中邂逅最美太原。
太原古稱“晉陽”,三面環山一水中分,是一座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歷史上曾有19位皇帝都是有晉陽始起的,是凝王者聚集的“龍脈”之地,故太原又被稱作為“龍城”。自古以來“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沖,控五原之都邑”。
公元968年,宋太祖趙匡胤帶兵征討北漢都城晉陽,但兩次親征均以失敗告終。11年后,也就是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舉全國之力御駕親征晉陽。不料晉陽人悍勇無雙,以一城之力抵御宋國,堅守城池不讓半步,令宋軍久攻不下、損兵折將舉步維艱。后來趙光義親自率兵經過4次血戰,北漢末代皇帝劉繼元膽戰心驚、走投無路,最終打開城門降了宋軍。然而,此時軍降民不降,“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亂飛如箭鏃”,血性的晉陽百姓,站在屋頂拿瓦片當武器,砸向宋軍堅決不降!晉陽人的誓死抵抗行為令趙光義大為惱火,而更讓他感到恐懼和后怕的是晉陽屢出帝王的“龍脈”之地。
風水,自古都有人信之,宋朝風水家認為太原東北處的系舟山為“龍角”,“龍山”、天龍山為“龍尾”,晉陽城則為蟠龍之身,故常有“潛龍”的出現。
攻下晉陽后,宋太宗趙光義擔心會再跳出什么潛龍天子奪走趙氏江山,遂下令火燒晉陽城。次年公元980年又下令決汾河、晉水倒灌晉陽城為廢墟。但這看起來似乎并不解恨,宋太宗為了徹底解決他的心頭大患,穩固趙家天下,決定切斷“龍脈”。于是征調數萬人削平晉陽城東北面的系舟山山頭,意作“拔龍角”。后又把晉陽城街道十字路改為丁字路,意為“釘龍脈”。如此一來,似乎他趙家江山就可以千秋萬代。然而,“官街十字改丁字,釘破并州渠亦亡”,趙光義不但毀了晉陽城,也毀了一個軍事重鎮。在此后的多年里,大宋王朝飽受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擊和騷擾,遼、金也是年年攘邊,最終至蒙元入關,宋朝滅亡。趙氏王朝為他們的惡行付出了代價,而他們對晉陽城的詛咒卻延續了千年,自此以后,太原再沒有出現過一位帝王。
咳咳,跑偏了....看風景看風景。
在太原市西北郊區的懸泉寺附近的汾河大峽谷里,有一座大型水庫,依托黃土高原的峽谷溝壑獨特地理位置形成高峽平湖,河道蜿蜒迂回猶如蛟龍擺尾,靜臥于高山峽谷之間。水庫依山環抱、風景宜人,是太原人民休閑旅游娛樂的首選之地,它就是素有北方小三峽之稱的汾河二庫。
汾河二庫,位于汾河干流上游下段,距離太原市30公里,是一座以防洪、泄洪為主并有發電、旅游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汾河二庫1996年開工建設,2007年竣工驗收正式交付使用,平湖高峽、湖光山色,相映成景。如今,汾河二庫依托現代水利工程、千年古寺、柳林河和一線天等旅游資源,已經成為一處別具特色的水利風景區。
衛星地圖視角
從衛星云圖上放大俯瞰, 汾河二庫猶如一條騰飛的巨龍橫亙于峽谷之間,栩栩如生,讓人不由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禁讓人聯想起太原“龍城”由來,不愧為歷史上誕生過那么多雄才大略的帝王。“井邑龍斯躍,城池鳳翔余”,也怪不得唐玄宗李隆基曾經賦詩贊美晉陽城(太原)是一個龍飛鳳翔的城市。
無人機視角 汾河二庫全景
從太原出發到汾河二庫,30公里的距離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這也成了太原市民休閑出玩的最佳勝地。
懸泉寺,位于太原著名學府中北大學、二龍山西北汾河二庫景區內。地處柳林河匯入汾河的河北岸,湖光山色、風光旖旎。懸泉寺就建在汾河邊上的絕壁之上,坐北朝南,懸空于山崖之間,距于汾水30米之上凹處。集“古、秀、懸、奇、險、野”與一體,背山朝水,風光絕好。
懸泉寺分上中下三層,山門第一景為懸泉滴水,進入山門,便是立著長短不一的小木棍的“平安壕”。過平安壕東行,依次有伽藍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觀音堂、經閣樓、七佛洞等人文景觀。
懸泉寺始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文記載:“在唐、宋、元、明、清各代規模不同,興衰不一”。另載:“宋咸平三年(1000)這里已成為旅游勝地,后晉王朱木岡據為“晉王府柴炭之地”,明英宗八年(1433)又成為“晉藩國主香火院”,明成化三年(1467)迫于民聲返院還寺,歸還民眾。
站在懸泉寺二層棧道龍王洞山頂,汾河二庫全景盡收眼底,湖光山色,碧水悠悠,簡直是美極了!古人有詩為證:“秀峰環繞,汾水引流,深谷林立,巖崖選修,恍如云夢,不啻瀛州。”看來在一千多年以前,懸泉寺已經是一處觀光勝地了。
逸泉地帶燒烤區,是最具人間煙火味的地方,這里也是游人最多的地方。來汾河二庫如果不親自來吃頓燒烤,不擼幾串滋滋冒油的羊肉串和孜然辣椒飄香的味道,絕對是一場不完美的旅程。
周末、假期,帶上家人或者約上三五好友,汾河灣,小溪旁,支起燒烤箱,蔬菜、水果、雞翅、啤酒各種串串香,想想都覺得美。到了夏季,這里更是避暑納涼和孩子們的樂園,淺淺的汾河灣水清澈見底,腳下的小石子光滑圓潤,玩水、抓魚、摸蝦,小小腳丫踏起歡快的水花,讓大人小孩的臉上也都樂起了花。
竹筏漂流
兒童樂園
擼完串串后,如果你覺得玩得還不盡興,那么游船碼頭的快艇與飛躍汾河絕對能讓你激情飛揚、神清氣爽。泛舟其上,在快艇的馬達聲壓著層起的浪花間,置身汾河二庫水波間,湖面曲折迂回,山勢險峻、兩岸青山倒映其間,伸手可觸如臨仙境。
觀龍閣、汾河二庫的觀景臺有許多處,游船碼頭對岸的觀龍閣是絕佳的位置。觀龍閣位于尖草坪區馬頭水鄉馬吉掌村,自駕可抵達,是最為快捷省力的途徑。登高望遠,一覽汾河二庫風景,浩浩汾河水沿天際而兩山出,摧山有形、蜿蜒百里,勝似飛龍在天、鳳翱九霄。
雙龜出海、汾河二庫第二個觀景臺無疑就是角子崖的雙龜出海了。雙龜出海觀景臺位于角子崖的龍城秘境,這里是一處未開發的區域,自駕前往角子崖的道路不太好走,山路蜿蜒曲折,全程幾乎是單行道,錯車困難,而且還需要一段徒步路程方可到達。
導航:古交市河口鎮角子崖,到達龍城秘境核心區后最好徒步前行,因為道路極其難行。角子崖村許多房屋幾乎已經廢棄,村子里只剩下零星的幾戶人家在生活,大多已搬走。相傳這是千年古村“陳氏祖庭”古村地之一,古村石窯、石壁,古韻悠然。
角子崖土路
角子崖最壯觀的就是神龜入海、鱷魚灣、海豚灣等,如果空氣質量好,還能看到遠處的海螺島和汾河二庫的幸福塔(觀龍閣)。
汾河,這條承載著太原人的母親河,如今經過數年的維護已是生態文明的大美之河,首善之河。太原汾河二庫依托附近的千年古寺、柳林河和一線天等自然景觀,形成了集現代水利灌溉、防洪、發電養殖、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水利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