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饗堂”信陽城內的一塊風水寶地,曾出過兩位名人,你知道嗎?
133 2025-07-01
有著“母親河”稱號的黃河孕育了萬千的華夏兒女,但其實到目前為止,我們對它的了解還知之甚少,那么,黃河背后究竟還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黃河,一起去探究一下關于它的基本情況吧!
黃河,是我國境內僅次于長江的第二大河流。它是從青藏高原上發源,向東經過了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以及魯這幾大省區,最后在東營市的墾利區注入進渤海之中,河流的全部長度已經達到了5687千米,它的流域面積更是已經達到了813122平方千米。
黃河中上游流域的地形地貌基本都是山地,中下游區域則是以平原以及丘陵地形區為主。黃河之所以有了這一名稱,是因為河流的中段經過了我國的黃土高原。
在這里,除了極少數的石質山地之外,其余都是土質松軟、礦物資豐富且顆粒極細的黃土,黃河流經這里之后,帶走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是當今世界沙量排名第一的大河。
據統計,黃河一年之中會有16億噸泥沙,其中就有4億噸會留在下游區域,其余部分則全部灌入大海之中,所以黃海的近海海岸并不是蔚藍色,而是由泥沙染成的土黃色,留在陸地上的泥沙慢慢沉積,形成了非常利于農業發展的沖積平原。
正是因此,黃河這條“母親河”孕育了無數的國民。接下來,讓我們跟著黃河,一起來看看它的沿岸都經過了哪些區域吧!首先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到它的發源地青藏高原上的約古宗列盆地,這處盆地的外形酷似一個橢圓形,東西之間的距離有40千米,南北兩端也有60千米左右的距離,盆地內大大小小的水泊就有100多個。
遠遠看去,就像一顆顆珍珠嵌在這里,其周邊區域就是天然牧場,黃河源頭的河道-瑪曲就處在這一盆地之中。穿過青海,經過四川之后,就來到了甘肅,在甘肅,你不僅可以看到黃河的美景,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同時還能觀賞到這里的七彩丹霞,這種風景值得好好體驗一番!
穿過甘肅,就來到了“塞上江南”寧夏,雖然寧夏地處西北,但是受黃河影響,寧夏境內有一處沖積平原,這里不僅有著極其肥沃的土壤,而且其灌溉水源也十分充足,非常適合發展農業,為此,這里成了極負盛名的魚米之鄉,不僅如此,寧夏的枸杞、灘羊肉都是當地的特色。
緊接著,我們又到了內蒙古,內蒙古是我國境內最大的一處草原牧區,內蒙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歡歌載舞,所以這里又有著“酒的故鄉”“歌的海洋”這一稱號。
不僅如此,黃河在寧夏以及內蒙古之間還形成了一處河套平原,這處平原的長度可達750千米,寬度也有50千米遠,平原的北部有著高1500多米的陰山山脈,西部則是海拔極高的賀蘭山以及狼山,這些山脈作為重要屏障,將周邊沙漠的侵襲全都阻攔下來。
黃河經過山西之后,就來到了陜西,陜西是多政權的建都地,省內有著黃帝陵、兵馬俑、西安城墻等著名景點,來到陜西,你可以在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的同時,感受祖國的深厚底蘊!
接著,黃河之水就將我們帶到了河南,這里有著洛陽、開封等古都,歷史底蘊深厚,最后黃河水經過山東匯進渤海海域之中。
其實黃河下游在歷史上經歷了二十多次大規模的改道,其大致范圍向北可以抵至海河,向南則可以抵達江淮,下游的決口泛濫次數高達1500多次,雖然黃河的確孕育處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民族,但是受黃河洪水災害影響的國民也數不勝數。
為此,歷史上曾多次對其進行調控,只是直到現在,還有部分區域仍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抬升,導致“懸河”這一特征得到進一步加劇,截至目前,黃河流域的懸河隱患以及生態治理仍然是一項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