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玩曖昧但從未出柜的塞巴斯蒂安開始出柜了。
查理也隨之崩潰,此時才發現他永遠是一生摯愛!
一邊是靠譜的大叔。
一邊是心里永遠的光。
結局沒有同人電影的悲情,而是所有人都得到了成長。
三觀很創新的同人電影。
那些把你掰彎的場景
和以前的同人電影,小心翼翼的,含蓄克制的不同,本片直白地表現取向。
塞巴斯蒂安對查理總是這樣呵護溫柔。
查理的小眼神。
一個男人怎么可以這樣?
公然撩漢的電影看得少,是我少見多怪嗎?
接吻。
上床。
還一起撿肥皂。
各種表現女人的特寫,都用在了查理和塞巴斯蒂安。
差一點就成功的3P。
這些都在不斷地提醒我們,現在是21世紀了。
在美國,奧巴馬政府已經使同性婚姻合法化了。
同人的合法及必須
在美國,宣布出柜,公然“示愛”已經不算什么大膽的事了。
脫口秀達人黃西,在白宮記者宴會上的那段包袱讓全場笑岔氣:
如果我當選總統,我不但會讓同性戀結婚合法,還會讓它必須。
本片充滿了強勢同人價值觀。
這個國家,這些人們,對此已沒有任何制約與束縛。
甚至在猶太教堂中的查理的媽媽也是這樣。
媽媽早就知道查理和塞巴斯蒂安的曖昧。
她只是反對查理到塞巴斯蒂安那里住。
她說:
這很不健康,你該放下了。
僅此而已。
強大的社會壓力蕩然無存,媽媽說她討厭迪克(雙關語,男性生殖器)。
母子兩都知失言,在教堂里相對忍俊不禁。
有沒有搞錯,連猶太教堂這樣的原教旨的象征場所,竟然談論這個話題。
沒錯,其實猶太教中的很多宗派,對同性戀已經非常開放。
比如,正統派不允許搞基,但是允許蕾絲結婚。
古典改革派禁止雞奸,但是默許同性關系,允許蕾絲結婚。
改革派甚至鼓勵各種同性締結宗教婚姻。
查理作為猶太青年的人設,在此有特殊的意義。
宗教不再是束縛他們性取向的枷鎖了。
最高的山沒有了,查理的禁忌在何處?
禁忌不在于外,在于內。
在于對友情,對責任的堅守。
這部好似緋聞女孩的低腦值電影,觸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384與塞巴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紐約上東區的公子哥,加強版高富帥。
小編看的版本有在線彈幕,不斷飛來短粉們的吶喊——384、384,384……
384不是“冬兵”的專用嗎?
對了。
包子也叫塞巴斯蒂安——384。
其實塞巴斯蒂安是一個典故,這和西方歷史有關。
(《塞巴斯蒂安》英國1976年 導演:德里克·賈曼)
羅馬帝國國王迪奧克里田的侍衛長,也叫塞巴斯蒂安。
極俊美,國王愛他,許以半壁江山,他拒絕了。
塞巴斯蒂安虔信基督教,不參與羅馬士兵的那種約定俗成的同性行為,寧可被綁在樹上亂箭射死。
塞巴斯蒂安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君子,也是同人界可望而不可及的神。
你可以把他看作導演策劃下的一次集體意淫。
問題來了,如果塞巴斯蒂安在本片中仍然鐵板一塊,那就不好玩了。
21世紀,塞巴斯蒂安看來要走出禁區。
他在任何場合都會找機會和查理玩曖昧。
可是,基礎人設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
每當他們曖昧到房間都應該點著的時候,鏡頭總是不甘情愿地滑了過去。
就好像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以至于彈幕紛紛猜測——他是直男?
他當然不是直男,塞巴斯蒂安也不是衛道者的角色。
他代表的是比同性之愛更為難以逾越的,卻很少有人想過的禁區——友情。
比如,你會對一個朋友(無論同異性)說——“我愛你”嗎?
如果你珍視這個朋友,這個朋友是知己、如親人、勝似親人,你是否愿意改變和這個朋友的關系,從而失去這個朋友。
本片中,三位基友主人公都有一個渣爹,他們都在尋求安全感。
塞巴斯蒂安從小就呵護查理,給他安慰,給他安全感。
在查理心中,塞巴斯蒂安是哥哥,甚至是父親。
查理不想以任何方式失去塞巴斯蒂安,包括占有這個方式。
不巧的是,塞巴斯蒂安也是。
所以他們可以玩各種曖昧,但是直到查理與別人出柜之前,這兩人一直未越雷池。
直到查理向塞巴斯蒂安正式表白時,塞巴斯蒂安氣急敗壞地說:
你為什么要毀了我們的友誼。
誰說同人界只有情欲和不顧一切的愛。
查理和渣男
以往的同人電影幾乎都要有個渣男。
比如《春光乍泄》中的何寶榮。
比如《斷背山》的牛仔杰克。
原以為384是渣男,但顯然錯了,難道是查理?
查理是尤物。
一個出身中產階級猶太青年,才華橫溢的畫家。
標致、小清新、且風情。
原以為他會吃塞巴斯蒂安的虧。
可是轉身,他就接受了一個鋼琴家的撩。
迅速進入了他和塞巴斯蒂安從沒有進入的“愛”的狀態。
不是純愛嗎?
查理不是渣男?
這和男女之愛一樣現實,當Mr Right遙不可及時,不妨和不對的人勾兌。
記得李安和幾位拍過同人電影的大導演幾乎共同表達過一個意思。
他們對同人那種人類中僅見的純粹的愛著迷。
這種純愛發生在同人禁忌的社會中,是被逼出來的,沒有功利,沒有雜質的愛。
可是,當同性婚姻都已經合法了的美國,同人們顯然對感情有了更豐富的追求。
純愛看來得別處找了,呵呵。
關于夢想的疑問
本片探討了一個很俗的話題——夢想。
烏蘇拉夢想中工作是做vogue雜志的編輯,因為這是她的夢想,所以她從來不敢去嘗試這個職位。
塞巴斯蒂安和查理的夢想是彼此,卻都不想破壞友情。
可是當彼此都被出軌時候,他們是那么的不甘,那么的想拯救他們的夢。
最后,他們沒有在一起,友情依舊。
但是當他們彼此表白后,并沒有失去彼此。
烏蘇拉鼓起勇氣應聘后,當上了vogue的編輯。
你瞧,夢想不是什么大事。
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什么負罪感的同人電影。
但還是在一個猶太教的tashlic儀式中流露出懺悔。
這是一個可以把罪惡都扔進水里的儀式,猶太教的信眾們很喜歡。
這個世界已經開放到很多禁忌已經不是罪錯的時代。
可是面對宗教,心靈總有那么一絲僅存的不安。
Tashilic,懺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