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戶和門的數量會影響住宅的和諧與財運
104 2025-07-27
三張收費單擊碎孝子脊梁,暴利鏈條竟裹著"孝道"的糖衣!
老張攥著繳費單的手在抖。殯儀館大理石柜臺冷得像冰,收費員機械地報數:"壽衣6800,檀木骨灰盒19800,禮廳使用費每小時3000..."母親一生節儉,最后三天的"體面"竟掏空了他十年積蓄。當死亡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連悲傷都散發著銅臭味。
十五年前我親歷過更荒誕的夜。陪表姐守靈時,突然沖進三個黑衣漢子:"這片區歸咱公司管,鮮花布置費8888,轉帳還是現金?"表姐哭腫的眼睛里滿是驚恐——原來某些人連他人撕心裂肺的悲痛,都能榨出油水。
暴利根基深扎在壟斷的凍土里。城西殯儀館王館長酒后吐真言:"火化證捏在咱手里,家屬能往哪跑?"他指著嶄新的奔馳車笑:"這車轱轆,轉的都是剛需錢。"去年某縣引入競爭企業,基礎服務費立降40%——可見暴利非不能降,實乃不愿降!
更隱秘的是成本迷陣。入殮師小薇曾對我掀開內幕:標價三萬的"進口環保棺木",出廠價不足四千;號稱"航天材料"的骨灰盒,流水線成本僅幾百元。那些翻著倍往賬單上跳的數字,有多少是給逝者的體面,又有多少是喂給貪婪的貢品?
傳統孝道成了暴利的幫兇。李姐為父親選墓地時,銷售員的話像刀子扎心:"選最便宜的?不怕親戚說您不孝?"她最終刷爆信用卡買了"風水寶地",深夜卻對著父親遺照痛哭:"爸,女兒對不住您..."當孝心被綁架成奢侈品,每一滴眼淚都在為暴利添秤。
監管的缺失更令人窒息。民政老同志老馬退休前拍桌怒吼:"殯葬定價文件摞起來比人高,可誰去查過冷藏柜用電量真需要每度收八塊?"去年曝光的"天價運尸車",成本三十萬的車竟敢報價三百萬——若無利益勾連,這般猖狂從何而來?
但轉機已在裂縫中萌發。九零后殯葬師小林和伙伴們創立透明服務平臺,所有用品明碼標價:"壽衣成本380,我們賣500。"更有人大代表帶著針孔攝像機暗訪,將強制消費證據摔上兩會發言臺。當年輕的手撕開黑幕,陽光終將刺破殯葬業的鐵幕。
站在老張繳費的柜臺前,我凝視著墻上"厚養薄葬"的標語。當一萬八的骨灰盒與三百元的平價盒并排陳列,當孝心不必再為暴利買單——我們離真正的死亡尊嚴,或許只隔著一道生銹的鐵門。這門該由誰來推開?你我又該用怎樣的力量,去撞響這沉寂多年的喪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