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起眼,卻讓婚姻走下坡的風水細節
129 2025-07-26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伊犁河谷這個地方,地處偏遠,可能很多人聽都沒聽過。
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邊疆小鎮,曾落入沙俄手里,當年左宗棠抬棺出征,就是為了收復此地,而后來晚清政府即使入不敷出,也要花費4千萬白銀將它贖回。
這個面積有5萬多公里的地方的含金量何其重要,讓各方勢力都爭先恐后地將它據為己有呢?
在新疆的西部有這么一個地方,它橫跨了中國和隔壁的哈薩克斯坦邊境,絕大部分的地域有約5.64萬平方公里都在中國的境內。
可以說這個立方算上河流面積的話足足有15萬平方公里,全長居然能達1000多公里。可以說這個河流流量達130億立方米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伊犁河谷。
有人說在新疆這么干旱的地方為何能有一個河谷實屬奇跡,但事實上,這個地方的形成是因為它的南邊就是天山,北邊又是博羅克努山。
兩座高山一夾擊就讓伊犁河谷的降水量要比其他地方多得多,畢竟新疆的干旱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可誰知伊犁河谷卻成了萬中無一的特殊地域。
結果比其他地方多得多,年降水量達到了令人驚奇的400毫米,這與華北平原的降水量持平。而新疆其他地方的降水量最多也就幾十毫米,這就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也就是因為這樣,充沛的雨量讓這個地方成為了萬花叢中的一點紅,使得那里的植被長得相當茂盛。
所以這塊寶藏之地有著1000多萬畝的良田,2000多萬畝的森林,農作物倍受滋潤。這樣一來,隨著水、草的繁盛,畜牧業在伊犁河谷發展得相當好。
該說不說,這里的水資源豐富, 就連礦產資源都在國內頂呱呱地好。這里已經探明的煤炭資源就有500多億的儲量,鐵礦約2000萬噸甚至是稀罕的金礦都可能有100噸!
所以伊犁河谷真的是一個風水寶地,這里大自然蘊含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人類,實在是太美妙了。
事實上,伊犁河谷可不僅僅是好山好水好資源這么簡單,這里自古就是來往商隊交易的中心。在盛唐與大明的時候,此地一直都是連接中外貿易的中心。
此地的商業屬性自然不用多說,伊犁河谷甚至在軍事戰略上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大家都知道伊犁河谷在我國的邊境這可不單單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易點了,這里更多的是中國西北邊防的重要要塞。
伊犁河谷夾在兩山之間,就是一個戰略要塞,但是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新疆伊犁河谷就爆發了暴亂,邊塞的大貴族阿古柏擁兵自重,企圖圈地建國。
此時的沙俄也趁火打劫,將伊犁河谷占完了。自此新疆大部分地區都被占領,中國邊塞岌岌可危。
當時的沙俄還信口雌黃,表示當時的清政府無暇西顧,沙俄幫忙代管伊犁地區而已。但時間長了,沙俄可是在伊犁河谷屯兵,開始將軍隊駐扎下來,大有不歸還的意圖。
此時的清廷的第二次鴉片戰爭剛過去,中國的情況相當糟糕,帝國主義輪番欺辱,就想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分上一杯羹。
那時在清政府的朝堂上各門各派爭吵不休,大家都覺得新疆那里實在是太遠了,而且荒涼至極,不要也罷。
但這個節骨眼上,左宗棠自籌軍費,扛著棺材西行。他不想大清的土地有一點點的損失。其實他是晚清4大名臣中最不討喜的一個,但是他卻做了最偉大的事情。
1876年,左宗棠西征,先將軍隊殺入北疆,擊敗了哪個叛逆的貴族阿古柏,將新疆的大部分都打了回來。此刻的左宗棠已經快要日暮西山了,但他依然想著伊犁河谷。
于是過了2年,清廷派人與沙俄談判。可效果不大,不僅要高昂的賠款,還要不少的地域。消息傳回京城,滿朝文武一片嘩然,誰能想到原本是自己的國土要以這樣的方式贖回。
左宗棠怒不可遏,整頓軍隊,隨時開拔。結果還沒等他開往哈密,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清廷最終同意將伊犁河谷歸還中國,但為此,清廷付出了900多萬盧布。
當時清廷本不想贖回伊犁河谷,但這個地方實在太重要了。這筆贖金讓清廷掏空了所有,甚至左宗棠又四處籌錢,畢竟這次他真的老了。
所以伊犁河谷這里無論是從政治經濟、人文貿易,甚至是資源戰略上來說都是中國西北門戶最重要的地方。
大家覺得伊犁河谷是不是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讓我們一起討論吧。
參考資料:
1·中國國家地理-《伊犁河谷》
2·中國一帶一路網-《新疆伊犁主攻四大經濟板塊 打造向西開放“橋頭堡”》
3·騰訊網-《伊犁河流域對于中國為何如此重要?》4·澎湃網-《清朝的西部大開發:乾嘉兩朝對伊犁的開發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