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基礎:提升運勢的入門知識
101 2025-07-23
這是一次旅行,也是一次“補課”。在參觀這里之前,“河姆渡”對于我來說僅僅是存在于記憶里中學課本上的一個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河姆渡遺址所在的平原,原是一個位于長江以南、浙江以東的普普通通的小村子,直到1973年夏天的某一日,河姆渡村民在勞動中意外地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石塊。
這些石塊仿佛有著被加工的痕跡,看不出屬于哪個年代,也不知道從何而來,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之后,考古人員在這里挖出了墓葬、陶器、工具、谷物、動物遺骨,以及一整個……古人類居住的村落。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大量骨化石、石器和陶器告訴人們:河姆渡人在距今7000年的遙遠時代,曾經在這里過著富足、幸福、快樂的生活,也創造過璀璨、繁榮的人類文明。然而在距今5000年的時候,他們“一夜消失”。這2000年中,他們究竟經歷了什么?
在遠古時期,這里是一片海灣,其中突起了這么一片地勢低平的小山坡,是海灣中唯一的陸地,這里依山傍水,氣候宜人,因而成為遠古人賴以生存的“風水寶地”。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從距今6000年左右起,反復爆發的洪水使河姆渡人的家園飽受摧殘。
又過了1000年,這里爆發了一場史無前例的特大洪水,在這一場自然災害中,姚江河道的走向被改變,而河姆渡人所棲息的平原也變成了沼澤,河姆渡人不得不另謀出路,他們開始大規模地遷徙,從此亡命天涯、四散而去……
原始人崇尚“萬物有靈”,對于他們來說,一切所得都是大自然的“恩賜”,那些與生產、生活有著緊密聯系的動植生物,也有著特殊的“神秘力量”。
人們發現,河姆渡人已經熟練掌握煉泥制陶的技術,它們用簡單而富有情感的線條,在這些使用泥條盤筑法塑型、850℃高溫燒制而成的瓶瓶罐罐上描繪著與生活有關的一切,用生動簡約的藝術形象,寄托著天真淳樸的情感。
圖騰是他們的精神寄托,小船是他們的交通工具,他們砍樹伐木建屋、種稻漁獵飽腹。他們用歡呼與歌唱迎接新的生命,也會建造公共墓葬為死者送行。
在河姆渡遺址博物館,我意外地發現了“甕罐葬”習俗,它與之前在西安半坡遺址了解到的距今6700年歷史的仰韶文化中的兒童喪葬儀式極為相似:即非正常死亡的年幼死者被裝在陶罐中埋于地下,這一習俗在今日的很多地方,還在沿用……
每當紅日初上,河姆渡人便開始了一天的耕田勞作,他們提籃蕩舟、涉獵捕魚;在那些皓月當空的夜晚,河姆渡人也曾篝火歌舞,分享豐收的喜悅。他們的生活艱而不苦,辛而不澀,有著現代人無法體會的情致和趣味……
大紅姐姐小預告:在下一篇圖集中,我將跟大家聊一聊河姆渡遺址發掘出的那些讓專家們“驚掉下巴”的化石們。 我是大紅姐姐,有聲電臺旅游頻道主播,職業旅行玩家,專注小眾玩法,分享冷門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種態度,而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