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旺不旺,別看房子車子,就看家里的三個人
社會上,很多男人開著豪車,住著別墅,但是他們的人生并不旺盛,也許還負債累累。
劉伯溫說過:“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外表的風光,不是一個人真正的風水,還要多看內在的因素。
“家和萬事興”,男人的一生,比房子車子更重要的,是遇到了三個靠譜的家人。

01
人一出生,靠的是“父親的英明決策”。
一個孩童的日常,看起來都是母親在管。
但是家庭的重大決定,還靠父親的智慧,也是父親最后拍板。
千百年來,大家都相信“養不教,父之過”的道理。
家庭的天空有多高,也是看父親的高度;一個家庭要在什么地方買房安家,在什么行業發展,還是看父親的格局。
遇到一個層次高的父親,孩子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一起步就比同齡人快很多。
在封建社會,地主家的兒女,和雇農的兒女,成長的過程是大不一樣的。
有一定的家底,也有遠大理想的父親,一個決策,就可以把兒女送上青云。
比方說,清代的曾國藩,其祖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還決定送子女讀書。其父親多年苦讀,考上秀才,又逼著子女讀書。三代人接力,曾國藩的科舉路,就走通了。
虎父無犬子,父慈子孝......很多古訓都說明了父親的重要性。
到現在,父親能夠正確決策,那么孩子的命運就截然不同。相對來說,對兒子的影響力更大。畢竟女兒長大了,會出嫁,未來的前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婆家。
我的一個表哥,在九幾年的時候,初中畢業,考上了高中。但是其父親卻堅持讓他去技校。
當年,表哥的父親在縣里的板廠上班,兒子一旦技校畢業,就可以到廠里上班,并且工資也不低。
一晃過了多年,表哥下崗了,日子過得如黃連一樣苦。要是表哥去高中,再考大學,情況就大不一樣。
有很強的趨勢判斷力的父親,會看到社會的發展前景,然后對子女做出引領,在子女選擇學校層次,專業行業的時候;在家庭選擇城市定居的時候,就可以精準決策。父親的一次決策,往往是一個人一生的拐點。

02
人到中年,最大的成功是找對了妻子。
在古代,大戶家庭的男人娶妻,往往是一次聯姻。
也就是通過婚姻,把兩個大家庭聯系在一起,大家在經濟、官位、信息等,互通有無。
比方說,三國時,劉備娶了孫尚香,更像是孫劉的一次合作,而不是婚姻。
一個好妻子,不僅賢惠,還帶來了娘家的人脈資源,財富,技術等。男人借助娘家的勢力,也能夠闖出一片天地。
如果妻子出身一般,但是對丈夫的各種事業都支持,那也是男人的幸運,從此多了一份托舉。
不管男人多厲害,都需要妻子持家,從而帶來穩定的“后方”。
妻子勤儉節約,男人的錢就會留得住,家庭的存款越來越多。妻子每天精打細算,都是一些瑣碎,但積沙成塔。
妻子育兒有方,男人就放心外出工作,常常聽到兒女讀書的好消息,工作也眉開眼笑。
妻子管好了老人,男人就不要騰出很多時間陪伴老人,從而心無旁騖地工作。
妻子跟著男人的一起發展,能夠學點東西,在男人受困的時候,妻子就可以頂上來。
妻子愛干凈整齊,一家人就住著舒服,能夠好好休息,好好聊天,家庭矛盾少。
難怪,哲學家蘇格拉底說:“如果一個男人娶了個賢妻,他會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如果娶了個悍婦,他會成為哲學家。 ”
到了中年,夫妻是捆綁在一起的螞蚱,彼此深度影響。

03
人下半場,拼的是孩子。
很多男人,奮斗了大半生,但是結局很糟糕。
不是他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錢,而是他沒有了希望。
男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希望的破滅,也在孩子。
小說《活著》里,徐老爺費盡周折地存錢,擁有土地,蓋大房子。但是兒子福貴卻賭博,不學無術,把房子都輸掉了。
徐老爺知道兒子輸掉了房子,活活被氣死了。
西漢的劉邦,一舉成名天下知。他的父親劉太公,一個莊稼人,搖身一變就是太上皇,可以在皇宮里種菜。也算是奇跡般的幸福。
俗話說:“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
男人再厲害,過了五十歲,也常常力不從心,要把家業的擔子,交給子女。
看到子女爭氣,男人可以咬牙,再堅持一段時間,送子女到更好的人生軌道。若兒女不爭氣,那男人就肯定頹廢了,干什么都沒勁。
男人到了晚年,說起孩子的成績,就津津有味,那也是一種幸福。自己老去,那也覺值得了。

04
房子和車子,對于人的一生,也很重要。
通常,房子的位置,可以帶來不同的機遇和財富,車子是人的面子。
但房子的位置,大小等,其根本是人來決定的;車子是不是面子,也是人的心理因素。
當一個家庭選擇了方便讀書、謀業的房子,拋開了所謂的面子,往往能夠干成大事。
我們始終相信,人定勝天。促進人生興旺,人的因素比物質因素更加重要。
男人的一生,遇到靠譜的父親,妻子,孩子,什么都會順順利利。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