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忠告“一怕枯樹壓房,二怕床上橫梁,三怕墳上有瘡”,為啥
80 2025-07-05
最近整理老房子,聽鄰居張嬸念叨:“現在年輕人家里干凈是干凈,可少了點人氣兒——像我家房檐下那窩燕子,年年春天回來,我都當親戚處著。”這話倒讓我想起老家流傳的老理兒:院里要是來了五種動物,趕出去就行,可別動手打。
第一種得說燕子。
小時候總見奶奶踮腳給房檐補泥,就為讓燕子順當搭窩。
老輩人說“燕不進寒門”,燕子挑地兒可挑剔,選你家準是瞧著風水穩當、人氣旺。現在想想,燕子倒真是“報春小天使”,嘰嘰喳喳的,院里立馬有了生機。
第二種是蛇。
我第一次見蛇進院兒,嚇得直往后退,結果我爸拿根長棍輕輕撥拉著送出去,還說:“這是‘家蛇’,不傷人的。”后來查資料才知道,蛇在院里溜達,能捉老鼠、守糧倉,算是“無聲的守護者”。
再說了,你不惹它,它犯不著咬你,真動手打,萬一被反咬一口,那才叫得不償失。
第三種是壁虎。
夏天晚上,墻角總趴著個“小雷達”,尾巴一搖一搖的——那是壁虎在逮蚊子呢!我閨女小時候總追著喊“小守宮”,我媽就笑:“這是家里的‘除蟲小衛士’,可別嚇唬它。”別看它個兒小,一晚上能吃好幾十只蚊子,比點蚊香可環保多了。
第四種是貓。
前陣子樓下王姐撿了只流浪貓,喂了兩頓就賴著不走了。
她發愁:“這貓老往我家窗臺鉆,咋辦?”我想起老話“貓來富”,雖然帶點講究,但貓愛干凈、不拆家,趕出去倒不如留口吃的。
再說現在養寵物的多,萬一這貓是走丟的,打了多可惜?
最后一種是蜜蜂。
去年春天院里桃樹開花,突然來了群蜜蜂“嗡嗡”打轉。我正想拿掃帚轟,隔壁養蜂的大爺喊住:“可別打!蜜蜂是來傳粉的,你家桃兒能結得更甜!”仔細一琢磨,蜜蜂勤勤懇懇,采蜜還幫莊稼,趕遠點兒就行,打了多對不起這“小勞模”?
其實這些老理兒,哪兒是迷信?
燕子挑窩看環境,蛇捉鼠護糧,壁虎滅蚊,蜜蜂傳粉,貓捉蟲看家——哪樣不是自然給的“小幫手”?
咱們住院子,圖的就是個煙火氣,和這些小生靈處好了,院子才更有生氣。
下次再碰見它們,慢點兒趕,輕點兒哄,日子不就更順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