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裝修,注意這7處風水禁忌,條條都重要,影響財運和運勢
69 2025-07-05
古人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事情經歷過了,就過去了,但是人的精神是可以長期存在的。
古人的話,給我們安排親人的后事,給予了很好的啟發。
當家中有親人過世的時候,不僅要薄葬,還要及時清理一些遺物,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負擔。精神上的“遺產”,才是最可貴的。
結合現實來看,我們要知道一句古訓:遺物四不留,留下害子孫。
01
左鄰右舍的糾紛,舍去。
生活在農村的人就知道,看起來祥和的村莊里,鄰里矛盾很多。
因為大家居住得比較近,又涉及到田地耕種等利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牢記在心,不斷放大。
比方說,你家的菜地和鄰居家的菜地,中間只有一條小路隔開。若是你把小路邊的野草挖掉,種了小樹苗,或者豆苗,鄰居會認為你在“算計他”,把小路占為己有。
還比方說,你家的房子,比鄰居家高一點點,鄰居會認為,這是從氣勢上壓制他,會帶來厄運;你家的雞,跑到鄰居家大門口,留下了雞屎,鄰居會憤怒。
在城里的老人,也可能和鄰居產生矛盾。房屋漏水、噪音、垃圾清理等,都是矛盾的根源。
“人死如燈滅”,各種糾紛,也應該滅了,而不是留下來。
你若是按照親人的描述,繼續和鄰居吵鬧,或者打官司。那就是糾纏不清了。
若你已經在外地定居,還可以把老屋賣了,從此和鄰居再也沒有瓜葛了。
02
親人用過的衣物,燒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的祖父過世了。
父親從祖父家拿來兩雙皮鞋,但是穿了一天,就扔了。因為不太合腳,看起來還怪怪的。
衣服、鞋子、帽子等,尺寸不同,別人用舊了之后,你再用,會很不合適。
再說了,老人用過的衣物,可能含有細菌等。還是根據風俗習慣,燒了就好了。
在我的老家,人們把過世的人的衣服褲子等燒了,也就意味著“捎去”了另一個世界,讓九泉之下的人,持續能夠穿暖。
清明節、中元節的時候,還會特意燒一些紙做的衣物。
社會條件好了,家家戶戶都有衣物穿,把老人的衣服留下來,顯然是不合時宜的,還很占地方。不符合斷舍離的生活觀念。
對于一些很重情重義的人來說,睹物思人,增加了內心的悲傷。
03
祖輩之間的矛盾,別管。
在我很小的時候,母親常常說:“別和東邊的王家的孩子玩。他家,原來是地主,欺負了我們家好幾代人。”
后來,我長大了,和王家的孩子變成了同事,還常常一起喝酒聊天。
有一天,我和王家的孩子說:“你是地主的后代,別瞧不起我們農民的后代啊。”
他笑著說:“我們哪里還有地,只有一份工資而已。”
忽然,我發現母親對我的教育,顯得那么可笑。
時過境遷,很多的觀念,已經過時了,很多的恩怨,已經消散了。若是要把祖祖輩輩的恩怨都累積起來,寫成家譜,那會多累啊。
漢朝時,劉邦謀害了項羽、韓信等。那么姓劉的人,和姓項的人等,還要不要交往呢?答案是很明顯的。
當親人過世之后,把祖輩的矛盾,就直接“埋葬”好了,不要在以后的家庭聚會上提起,更不要慫恿誰去報仇。
若干年之后,子孫找了“仇家”的孩子為對象,一起做生意,也不是不行。
正如《五卷書》里說的:“聰明的人們就應該盡上力量去建立友誼,而不應去結仇恨。”
04
欠了外人的錢,奉還。
在“中國經濟網”平臺上,有一條很正能量的消息。
在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塊村營村,70歲的朱命忠當過村干部,開過小作坊,建過小工廠,也賺了不少錢。
天有不測風云,他最后負債累累了。
他的三個兒子,在父親過世第一時間里,表態:錢,一定要還。
二兒子朱性福寫下《誠信似金》,貼在自家超市門口。為了省錢,超市也沒有好好裝修,就營業了。
這些年,朱家陸續還債兩百多萬,被人們點贊。
父債子還,就像我們要贍養父母一樣,成為一種自覺,人生就會亮堂堂,家庭的風水,才會真正好起來。
親人過世之后,也許你會覺得“人不在了,欠債就留一萬年”,最后不了了之。這是不對的。
及時把欠的錢算清楚,看看親人留下的遺產,還能變賣多少。不要只懂得繼承遺產、兄弟姐妹在一起分配遺產,而不愿意承擔責任。
一個好的家庭,會讓我們抬頭做人,也會給子孫留下做人的底氣。哪怕父母做了老賴,你也要把“老賴”兩個字去掉。
05
《呂氏春秋》里寫道:“死而棄之溝壑,人之情不忍為,故有葬死之義。葬者,藏也。”
老人過世了,要落葬,不是隨意丟在溝渠里,埋進地下,而是把某些東西隱藏起來了,以后也不要掏出來了。
在遺物的去留問題上,我們應該慎重考慮,不要把一些不切實際,會帶來麻煩的東西留住;也不要貪婪錢財,不懂得人情世故。
留下孝道、和睦、規矩、人脈等,傳承好家風,讓子孫富貴起來,就對了。
整理親人的遺物,不僅僅是把東西擺放整齊,更是整理家庭的關系,做人的境界,讓子孫更有精氣神。
不需要的,該扔就扔,從此安好。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