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忠告“一怕枯樹壓房,二怕床上橫梁,三怕墳上有瘡”,為啥
80 2025-07-05
人這輩子就兩個住的地方,一個是生前住的房子,一個是死后住的墳墓。
在老一輩人看來,生前死后住在哪里都是有講究的,如果住的地方風水不好,那么整個家族乃至子孫后代都會遭受厄運。
俗話說的好:“天空莫起屋,地空莫葬墳”,那么為什么蓋房不能選“天空”的地方,建墳不能選“地空”的地方呢?
從字面上看,“天空”說的是周邊空曠無垠,這樣的地方不要蓋房。
老祖宗之所以留下這樣的警告,實際上是出于這4點考慮: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誰能離開人群,獨自生活,如果有,那么他的生活也會有很多艱難的地方。
比如,當你家發生了突發事件,這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忙,你住在空曠的地方,周邊一個人都沒有,那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呢。
而且,這時候就算是聯系到了遠處的親戚,他們也不可能第一時間趕來幫助你。
另外,獨自居住在空曠的地方,很容易遭遇壞人的入侵,一旦小偷或者不法分子潛入你的家里,你的生命財產安全就得不到保證。
所以,為了安全考慮,盡可能在人多的地方蓋房子,這樣家里有點事,鄰居們也能伸出援助之手。
像這種偏遠的地方,一般都是沒有完善的基礎設施的,比如商店、公共交通工具。
在古代,人們如果生活在偏遠的地方,他們想要買生活用品就需要走很遠的路去鎮上,十分不便。
到了現代社會,偏遠的地方可能都沒有信號塔,也沒有穩定的電路,就連燃氣也可能沒有接通。
這樣的環境,無法保證人們生活的品質,而且因為位置偏遠,信息也會落后,和外界的溝通也就不方便,會給生活帶來不少困擾。
你看大山里的人為什么渴望走出山區,不就是想要去人多熱鬧,發達的城市生存,所以蓋房一定要遠離“天空”的地方。
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生活的品質,過上好的生活。
像這種偏遠的地方,到了夜晚就會萬籟寂靜,這時候有點聲音就能聽的特別清楚。
生活在村里的人都知道,一到晚上,就能清楚的聽到貓頭鷹的叫聲,如果靠近山區的話,沒準還能聽到狼嚎的聲音。
這些自然界的聲音也會吵到人們休息,所以建房不僅要考慮安全和便捷,更要考慮居住環境是否舒適。
長期夜間休息不好,人們身體健康也會出現問題的。
一個人如果長期獨處生活,心理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嚴重的話還會抑郁。
人是需要和其他人有交流的,在空無一人的地方生活,缺少朋友,聽不到車水馬龍的聲音,其實一點也不好。
所以,為了心理健康,不建議在“天空”的地方蓋房生活。
“地空”說的是地面下方出現空洞,或者是地面塌陷下沉,造成地上出現一個大坑。
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要在這里建造墳墓,否則后期會有很多不好的問題出現。
那么,地空的地方如果建造墳墓,會有哪些隱患呢?
地下空洞說明地質結構比較脆弱,沒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如果挖掘墓室,存放棺材的話,就會加重地下空洞的問題,說不定哪天就會出現墓室坍塌的事情。
在古人看來,墓室塌了,這是逝者發怒的表現,說明后人做了不可饒恕,或者是得罪祖先的事情。
墓室的塌陷也預示著家族會遭遇很糟糕的事情,所以這是古人不想看到的,因此會遠離這里修建墳墓。
地空的地方這里地質結構不好,如果在這里埋葬逝者,不論是修建墓室,還是將來在祭祀掃墓的時候,一旦出現大規模的塌陷,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參與修建墳墓和后續祭掃的人員都有可能會因塌陷而受傷。
因此,選擇墓地時,要特別謹慎,避免選在地面下陷或有空洞的地方,這也是為了規避可能發生的不幸。
地下空洞通常與地下排水不好有關,如果這里修建墓室,那么長眠于這里的逝者遺體也會因潮濕的環境而加速腐爛。
人們更希望墓室干燥通風,這樣逝者的遺體能更長久的保存,這是對逝者的尊敬。
此外,人們還擔心,如果這里排水不好,等到遇到暴雨或長時間的降水,墓穴可能會因為水流而塌陷,甚至導致棺木腐爛或漂浮出來。
總之,“地空”的地方與人們期望的不一樣,因此,人們在選擇墳址的時候會格外注意當地的排水。
關于“地空”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四處空曠,周圍沒有任何遮擋物的地方。
在過去,人們迷信風水,認為一個地方四周都是空的,就無法藏風聚氣,是個風水不佳的地方。
而墳墓一定要選在風水好的地方,人們深信,墳墓建于風水上佳之處,祖先的靈魂方能安息,福澤亦會如涓涓細流,綿延不絕地庇佑子孫后代。
在這樣的觀念驅使下,家族往往會傾盡全力,尋覓那有山巒環抱、流水環繞,能藏風聚氣的寶地。
逝者們在這樣風景優美的地方安息,家族也能得以昌盛,子孫也可以過上富足、安康、美滿的生活。
盡管從科學視角看,風水學說缺乏確鑿依據,但它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傳統觀念,深刻反映了人們的生活,直到現在,人們依然會根據風水來選擇墳墓的位置。
“天空莫起屋,地空莫葬墳”這句俗語,是古人對蓋房建墳的看法,雖然有風水觀念的影響,但更多的是他們基于生活經驗的總結。
到了現代社會,我們也要從中吸取經驗,規避蓋房的風險,選擇更安全可靠的地方居住。
至于墳墓,我們唯一能為逝者做的就是選擇風景優美,地勢穩定的地方,讓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