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23日訊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均對法治建設有關工作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特別是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法治建設上升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戰略高度。按照中央決策部署,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了建設法治黑龍江的意見。建設法治黑龍江,推進依法行政是關鍵。
一、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情況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各級行政機關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取得了明顯成效。
1.依法行政工作的推進力度不斷加大。省政府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工作,先后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實施意見》,轉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對推進依法行政工作作出全面部署。2015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專設“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法治政府建設”一章,從依法規范政府職權、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自覺接受對政府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四個方面作出部署。為加強依法行政指導,在省政府法制辦設立依法行政指導處。市、縣級政府普遍建立了依法行政領導機制。各地、各部門認真制定和實施依法行政工作的階段性規劃和年度計劃,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依法行政工作。
2.依法行政各項制度逐步健全。省政府和具有立法權的市政府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開展地方立法,截至2015年9月底,我省現行有效的省人大地方性法規210部,省政府規章125部。其中2014年制定的《黑龍江省規范行政許可條例》,從行政許可的設定、公開、實施、評估和清理、監督、責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體規定,特別是針對事業單位、行業協會、中介機構行政許可及服務活動存在的突出問題專題設章予以規范,在全國具有獨創性。2015年制定的《黑龍江省行政執法與監督條例》,從落實和完善相關工作制度要求,嚴格履職、公正執法,嚴格涉企執法要求、優化發展環境,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完善行政執法監督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責任追究六個方面對行政執法行為進行了規范。
3.行政權力運行日益規范。省政府先后制定了《重大決策規則》、《關于推進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的意見》、《法律顧問工作規則》,市、縣級政府的決策制度和機制也相應完善。各級行政機關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依法公布政府信息。多數行政機關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省級行政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組織開展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及事業單位行政審批職責任務清理,啟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成立省政府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將省直部門承擔的544項非涉密行政審批事項一次性全部納入網上辦理,推進市級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建設。此外,我省行政權力監督也得到了強化,依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能力進一步增強,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
二、推進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
我省在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方面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要清醒地看到,與建設法治政府工作目標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制度建設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政府職能轉變步伐還需要進一步加大;行政執法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比較突出;行政監督和問責力度不夠,一些行政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整治;行政機關領導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結合我省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有關經驗和實際存在的問題,建議下一步重點采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為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堅持務實、管用、“真需要”的原則,有針對性的開展政府立法工作。二是推進設區市立法工作。新修訂的《立法法》賦予設區的市關于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事項的地方立法權,指導設區的市政府及時建立有關工作機制,抓緊明確機構,加大培訓力度,培養專門人才,提高立法工作能力,以適應實際工作需要。三是嚴格進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審查,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統一。
2.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一是科學界定并履行政府職能。推動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堅持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二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進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清理規范中介機構和行政審批前置服務事項。建立簡政放權、轉變職能的有力推進機制,給企業松綁,為創業提供便利,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三是強化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和實體服務大廳建設,確保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網絡體系互聯互通,促進實體大廳與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功能互補,提高政務服務工作實效。
3.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切實提高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健全并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堅持依法決策。二是推動縣級以上政府法律顧問隊伍建設,保證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發揮積極作用,堅決避免“顧而不問”、形同虛設的情形。三是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對決策嚴重失誤或者依法應該及時決策但久拖不決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4.抓住推進依法行政關鍵環節,著力促進行政權力規范運行。一是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積極推動綜合執法,整合執法隊伍,減少執法層級,推動執法重心下移。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完善行政執法經費財政保障機制,將行政執法所需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二是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對違法行為,堅決依法查處。推進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建設,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加快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三是加強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將政府內部監督與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形成科學有效的政府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增強監督合力和實效。加強企業投訴平臺建設,暢通企業反映訴求渠道。四是發揮行政復議規范政府行為作用。加大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力度,全面推行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整合工作力量,集中審理行政復議案件。強化行政復議力量配備,依法辦理行政復議案件,防止和糾正違法行為,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五是做好行政應訴工作。2015年5月1日新修訂施行的《行政訴訟法》規定實施立案登記制,降低了行政訴訟立案門檻。自新修訂《行政訴訟法》施行以來,省政府法制機構派員參加代表省政府作為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共44件,案件數量較此前大幅增加。各級行政機關應當自覺接受司法監督,健全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案件依法出庭應訴制度,尊重并履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裁定和調解書。六是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依據權力清單,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權限、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
5.加強組織領導,把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任務落到實處。一是健全推進依法行政的領導體制機制。將推進依法行政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政府常務會議定期聽取依法行政工作匯報,認真研究解決突出問題,研究部署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具體任務和措施。二是加強依法行政知識的學習培訓。堅持務實原則,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開展領導干部學法活動,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法律培訓,完善培訓機制,切實提高學法自覺性。三是推進法治社會建設。認真落實“六五”普法規劃,采取有效形式廣泛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努力為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法治環境。 (作者系省政府法制辦副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