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10日,第十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將在青島舉行。本屆論壇由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中國周易學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專委會、廣東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澳門城市大學心理分析研究院等聯合舉辦,大會主題“感應與轉化,《易經》與心理分析”;屆時來自世界各地的心理分析師和心理學家、易經與文化學者將再聚青島,繼承和發展由衛禮賢和榮格百年前開啟的東西方文化溝通與交流。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論壇發起人申荷永教授表示:“今年是衛禮賢誕辰150周年,在青島舉辦的本次大會也是對他的紀念。”早在十年前,2013 年,第六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就曾在青島舉辦,同樣是《易經》與心理分析的主題;2023年,十年后,當年的與會者信守承諾,再次因《易經》緣聚山東青島,同時也加入更多同行者。
《易經》是中國文化大道之源,凝聚與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經由旅居青島的漢學家衛禮賢(Richard Wilhelm),瑞士分析心理學家榮格得以領悟《易經》的奧秘,并將其融入其分析心理學的理論和臨床實踐,在整個世界影響深遠。本屆論壇通過衛星遠程會議(12月4-7日)及線下現場研討會(12月8-10日)兩種形式結合,探討與交流《易經》與心理分析中體現的深度心理學,其文化與價值、理論與實踐,如夢的工作、沙盤游戲、表達性藝術心靈治愈等方法,大會有十余場主題演講與報告、圍繞“易經”“中國文化”“文化藝術”“生態與生活”等諸多內容深入研討,9個分會場研討及衛星會場(心理分析、沙盤游戲、積極想象、心靈花園、心理教育、治愈與轉化等,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青島大學與原禮賢中學等),以及5個會前工作坊(內容涉及心理類型、孵夢、沙盤游戲、表達性藝術、意象體現等主題),來自國內外資深易經學者、心理分析師、心理學家、漢學家及文化學者、藝術家,以及眾多心理學工作者與愛好者,跨越不同文化背景和學術領域,就“感應與轉化:《易經》與心理分析”這一主題展開豐富而深入的研討,將呈現一場關于中華傳統文化與智慧、關于心靈、關于藝術的豐富而有深度的精神盛宴。
此屆大會嘉賓云集,包括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前任主席喬·坎布雷(Joe Cambray)、默瑞·斯丹(Murray Stein)、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國際沙盤游戲學會秘書長貝蒂·杰克森(Betty Jackson,ISST)、太平洋整合學院(PGI)創辦校長史提芬(Steve Aizenstat)、國際意象體現學會(ISEI)創辦者羅伯特·伯尼克(Robert Bosnak)、國際神話心理劇創建者艾倫·古根堡)Allan Guggenbuel)、《榮格關鍵詞辭典》的編者安德魯·薩繆爾斯(Andrew Samuels)、生態心理學家丹尼斯·邁瑞特(Dennis Merritt)等,國內學者包括澳門城市大學創辦校長顏澤賢,中國社科院道家學者胡孚琛,四川大學佛學教授陳兵,中國哲學家吳怡,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尚信,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文智,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震,中國心理學會會長、北京大學心理學院長蘇彥捷,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前任會長、中國科學院心科所研究院張建新,中國科學院心科所研究員韓布新,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前任院長許燕,南開大學教授汪新建,武漢大學教授鐘年、首都師范大學岳曉東,以及諸多具有國際資質的中國心理分析師與沙盤游戲治療師;大會開幕式將有“劉大鈞教授與心理分析”的專題。
促進文化交流,弘揚文化自信
曾在青島生活20余年的衛禮賢(Richard Wilhelm)被譽為“發現中國內在世界的馬可·波羅”,是公認的中國文化使者,將中國文化的意義,以及智慧、善良、勇氣、正直、溫良的中國人意象帶向世界。他在其著作《中國心靈》序言中寫道:“我有幸在中國度過了生命中25年光陰。像每一個在這塊土地上生活了許久的人一樣,我學會了愛這個國家,愛其人民。”
正是得到衛禮賢的引介,榮格得以領悟《易經》中的奧秘,將中國哲學思想融入心理分析的理論和臨床實踐中,如其中重要的概念以及方法,如集體無意識,原型與原型意象,自性和自性化,心靈的真實性和自主性,以及積極想象、煉金術、心理類型、心的知識與直覺方法等都得到易經及中國哲學思想其啟發。他為衛禮賢翻譯的《易經》作序,為《太乙金華秘旨》撰寫評論(《金花的秘密》),為《西藏度亡經》(《中陰得度》)做專門介紹……至今都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在整個世界傳播了中國文化的智慧和意義。
榮格將其與衛禮賢的相遇相知,視為命中注定的緣分,他在寫給衛禮賢的信中這樣說道:“似乎命運給我們分派了柱子的角色,來支持東西方溝通的橋梁。”衛禮賢與榮格的友誼,以及他們所致力構建的東西方文化之橋,將整個世界的無意識心靈連接在一起。
《易經》與心理分析所體現的深度心理學文化與價值,以及有關的理論與臨床實踐,如夢的工作、沙盤游戲、表達性藝術,正是本次論壇的核心議題。
心以舟施,樂以和神,守護國人心理健康
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自1998年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九屆,歷經二十余載,推動與引領了華人區域分析心理學和沙盤游戲治療的發展,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與整合,在國際心理學界引起普遍關注,弘揚了文化自信與中國文化心理學的國際影響。
論壇主要組織與參與者洗心島文化與廣東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發展心理分析,有效整合了精神分析與分析心理學,形成影響廣泛的“核心心理學”(Psychology of the Heart)體系,不僅做出了重要的學術貢獻,也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體現文化自信,弘揚中國文化智慧與意義;與 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暨國際沙盤游戲治療學會(ISST) 及國內諸多高校合作,組織與參與九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1998-2020),及十三屆”全國心理分析與沙盤游戲大會“(2008-2022),同時也資助與支持了包括《榮格全集》(20 卷)、《榮格文集》(9 卷)《點金石心理分析譯叢》、《心靈花園沙盤游戲叢書》等著作的出版。
申荷永教授表示,以中國文化為基礎的心理分析致力于心性真實意義的追求與實踐,致力于探索與呈現心靈所能達到的境界;其團隊所發起推動的 “心靈花園”公益項目面向全國福利院兒童,已建有 90 余心靈花園工作站,以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核心心理學、心理分析與沙盤游戲、夢的工作與表達性藝術等專業技術服務于孤兒和需要群體;并將心理分析與沙盤游戲、表達性藝術及核心心理學應用于災后援助,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進入震區最早和堅持工作最為持久的專業團隊之一,也參加了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長期堅持心理援助。心靈花園的心理援助模式獲得國際上廣泛認可,也被運用到南非、哥倫比亞、墨西哥、智利、尼泊爾、意大利等災難心理援助行動中。
2020 年新冠疫情發生后,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組織志愿者啟動“心靈花園 2020公益在線”,為奮戰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志愿者、患者及其家屬等需要者提供專業心理援助,并且參與了 IAAP 組織的國際心理援助。
在此基礎上,近年來,由洗心島文化、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和心靈花園公益項目再次推出了“牽牛花公益心理服務”和“醫者心愿,慈悲與轉化”項目,前者為需要心理幫助的人,提供“低收費”和“普通收費”的一對一心理服務,后者面對癌癥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支持與心理服務。本屆論壇也將對這些項目的優秀志愿者進行表彰。
疫情過后,2023年春節,洗心島文化與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聯合國內10多所高校與研究機構,組織了“全國春季心理健康月”,旨在守護國民心理健康,為需要者提供心理支持與服務。冬季時節,為期一周的第十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也是“全國春季心理健康月”的延申。心以舟施,樂以和神;澤雨無偏,心田受潤;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國際論壇,正是文化自信的體現,將中國文化的智慧與意義,融入與促進當代心理學的發展。
上一篇:算命論壇:探尋命運預測的奧秘之地
下一篇:女人做夢掉頭發怎么回事周公解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