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四不掛,掛了快摘掉”,哪里不能掛鐘表?快看你家掛對沒
96 2025-07-28
以前家里廚房的臺面大多是一個高度,炒菜和備菜都在同一個平面上操作。
這種統一高度的臺面看著整齊,可實際用起來問題不少。
炒菜的時候得一直彎腰,時間長了腰累得不行;備菜時又得頻繁抬手,肩膀也跟著酸痛,操作起來特別不順手,一點都不符合人體工學。
好在我老婆有遠見,裝修時堅持把廚房臺面做成“高低臺”。
一開始我還擔心不合適,沒想到住進來之后,全家人都夸這個設計太好用了。
可能有人會問,到底啥是廚房高低臺呢?說白了,就是把廚房臺面按不同功能區做成不一樣的高度。
一般來說,炒菜的烹飪區臺面高度會比切菜、擺放食材的備菜區低一些,兩者之間的高度差大概在5 - 10公分,具體可以根據家里人的身高來定。
廚房高低臺有什么優勢?
那廚房高低臺為啥越來越受歡迎呢?和傳統的統一高度臺面比起來,它的優點可不少。
1、操作更舒適
以前統一高度的臺面,不管是炒菜還是備菜,身體姿勢都不舒服。
炒菜時爐灶區域要是和備菜區一樣高,就得彎腰對著爐灶,時間長了腰部壓力特別大;備菜時在同一高度的臺面上切菜、擺放食材,手臂得抬得較高,肩膀很容易酸痛。
而高低臺把烹飪區高度降低,剛好符合炒菜時手臂自然下垂的高度,不用彎腰,腰部輕松不少;
備菜區升高高度,切菜時手臂能自然彎曲,肩膀也不會累,做飯時的身體疲勞感大大減少,做飯也變得輕松了。
2、更貼合人體自然姿勢
人在做不同操作時,合適的高度能讓動作更順暢。高低臺的設計要按照人體工學來設計,高低太差一般在10CM左右。
這樣炒菜時手臂能自然發力,翻炒起來更輕松;切菜時不用彎腰駝背,視線也更清晰,就像專門為自己量身定制的一樣。
3、功能分區明確
傳統統一高度的臺面,整個廚房看起來比較單調,功能分區也不明顯。
而高低臺通過不同的高度,自然地把廚房分成了烹飪區和備菜區,哪個區域是做什么的一目了然。
而且,高低臺還能根據廚房的整體風格選擇合適的材質和顏色,比如烹飪區和備菜區可以選同一種材質不同顏色,或者不同材質但搭配協調的,讓廚房看起來更有層次感,既好看又實用,整個廚房的顏值和實用性都提升了不少。
做廚房高低臺的注意事項
廚房高低臺的優點很突出,但是施工的時候如果不注意細節,也很容易出現問題,要想擁有一個好用又好看的廚房高低臺,在施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下面這幾點:
① 確定高度差和各區域尺寸
首先測量家人的身高,一般來說:
烹飪區的高度 = 使用者身高 ÷2 - 5cm
備菜區的高度 = 使用者身高 ÷2 + 5cm
然后確定各區域的長度和寬度,烹飪區得考慮爐灶的尺寸,一般不小于80公分;
備菜區要考慮日常備菜的需求,最好能有90 - 120公分左右,這樣擺放食材和切菜都更寬敞。
尺寸定好后,還要考慮廚房的整體空間布局,別讓高低臺影響了廚房的動線,得讓人在廚房操作時能順暢地走動。
② 選對材質和銜接方式
材質這塊很關鍵,烹飪區挨著爐灶,溫度高,得選耐高溫、好清潔的,像石英石、花崗巖就挺合適;備菜區可以用同樣的材質,或者找質感差不多的,保證整體看著協調。
高低臺的銜接處處理也有講究,常見的是直角和圓弧過渡兩種。
直角銜接簡單,但邊角容易積灰,打掃起來麻煩;圓弧過渡不僅好看,還沒有衛生死角,清潔更輕松。
建議大家選圓弧過渡,不過這種對師傅手藝有要求,得提前溝通好。
③ 做好防水和排水
廚房臺面經常有水,高低臺也一樣,防水排水必須做好。
裝臺面之前,記得在下面刷一層防水涂層,防止水滲到柜體里。
備菜區可以稍微做個坡度,讓水自然流向水槽,烹飪區要是濺水,也能順著坡度流到水槽或者地面排水溝,避免臺面積水。
④ 柜體設計和收納要考慮好
高低臺下面的柜體得跟著臺面高度調整,烹飪區下方可以按爐灶尺寸定制,確保安裝合適;備菜區下方做成抽屜或者隔板,收納廚房用品更方便。
同時注意柜體的深度和高度,既要能裝東西,拿取也要順手。
另外,在高低臺側面或者上方裝開放式置物架,放常用的調料和餐具,增加收納空間。
結語:
廚房高低臺設計好了,做飯更舒服,廚房也更有設計感。
不過前期一定要和設計師、施工師傅多溝通,把細節都考慮到位,才能做出滿意的高低臺,讓廚房變成家里溫馨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