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廚房多大,這幾種東西別放灶臺旁,好多人不清楚,早懂...
153 2025-07-22
究竟能不能吃?
3月15日下午,澎湃新聞發表了一篇報道,曝光胎盤黑市——商販稱能從醫廢廠、殯儀館收貨,每月加工萬個,可以賣“鮮貨”,也可以賣“干貨”。
視頻來源 澎湃新聞
從視頻可以看到,這些商販收購新鮮胎盤,有的來自“前一天分娩的產婦”,每個150元,每月能供應500來個。
圖片來源 微博
胎盤販子還向澎湃新聞的記者展示了“新鮮的胎盤”,并稱“絕對新鮮,臍帶都還是白色的。”
這些胎盤最終被加工成中藥——紫河車。紫河車價格不菲,成為很多人追捧的“補品”。
此前,澎湃新聞也做過相關報道,男女的胎盤價格不同,甚至能夠直接零售賣給客戶。
吃胎盤到底有沒有用?
在西醫的角度,胎盤僅僅是一個人體組織。寶寶出生后,胎盤就沒用了,一般會當作醫療垃圾處理掉。
但在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言其“補氣養血,溫腎益精。治虛損瘦弱,勞熱骨蒸,咳喘咯血,自汗盜汗,遺精陽痿,不孕,婦女血氣不足,少乳”。
此外,歷史上相傳慈禧太后在中年以后就長年服食足月頭胎男嬰胎盤,以駐青春;十八世紀法國路易十六的王妃以及傳說中的美女瑪莉·愛德華,都服用過人體紫河車。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版《中國藥典》把紫河車及相關中成藥關在了門外,其被逐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安全風險”,因為紫河車作為藥材尚缺乏相關病毒檢查,可能存在安全風險。
不能忽視的傳染病問題
胎盤是人體組織,其中很可能有各種傳染病的病原體。
當問及胎盤中是否有病菌、病毒時,商販說:“我們只保真,里面有沒有這些東西不歸我們管,乙肝、HIV、梅毒等,多多少少可能有一些吧,但這些都歸藥廠自己想辦法,我們只負責賣。”
2017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一項報告對使用胎盤藥品發出警告。
這例報告報道了一例因母親服用胎盤藥品,導致新生兒感染B族鏈球菌(GBS),兩次住到NICU治療。
GBS通常不會在成年人中引起感染,但對于免疫系統尚未發育的新生兒來說,這十分危險。
細菌能進入嬰兒的腸道、血液甚至血腦屏障。經過驗證,研究人員發現藥丸中的GBS菌株與新生兒GBS感染基因一致。
胎盤買賣不合法!
2005年起,我國開始明令禁止買賣人體器官,衛生部在《關于產婦分娩后醫療機構如何處理胎盤問題的請示》中已經明確指出,產婦分娩后胎盤應當歸產婦所有。產婦有權利按照自己的意思占有、使用、處置胎盤。
如果醫院在不征求產婦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出售胎盤,則侵害了產婦的所有權、知情權、支配權。
最后,肯定的是,新鮮的胎盤絕對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