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床頭莫放三物,床尾莫對三處”分別指的是什么?
75 2025-07-02
“諺語”又稱“俗語”,雖然它沒有準確的科學依據,但卻是古人歷經世事,從日常生活中提煉且通俗易懂的話語。
有一句俗語是“鐘表不掛三處,日子越過越富”。
這里的鐘表肯定就是指日常生活中的時間表,那“不掛三處”指的是哪三處?
想要了解這些,或許我們要先知道時間在我們的生活中象征著什么。
古時沒有時間概念,更沒有時鐘,所以當時的人們就過著“晨光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農耕生活。
意思就是天亮了就起床去田地里產出雜草,夜幕降臨后披著月光才回家,這就代表著一天過去了。
在年復一年的辛勤勞作中,人們通過自然現象的變化,窺測到了日月更替的規律。
據《史記》記載,“黃帝使羲和占日,臾區占星氣”,這里的占日就是“測日影”,占星氣就是“觀星宿”,于是就有了時間的觀念。
時間只是一種抽象概念,它是人類對于宇宙運行規律的認知和總結,同時它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和支柱。
我國古代將一天平均分成12個時段,也就是十二個時辰,而24小時制則是西方的計時方式,但不管計時的方式有何區別,對每個人而言,時間就是一切財富中最寶貴的財富。
時間是一個人的最大資產,它不可逆轉、不可恢復,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來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演化,自身價值貫穿了每個人的一生。
那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實現自己的價值,成為了每個人窮極一生的追求,而這一切的出發點都要建立在時間的基礎上。
如果沒有時間,那就不會有人類的勞動和創造,也就不會有我們所有用的現代文明和物質財富,所以人們就將時間與生命、財富劃上了等號。
那說完了時間對人類的意義,上面說的“不掛三處”分別指的是什么地方?
都說民以食為天,在廚房里掛鐘表的人不在少數,因為廚房屬于重油煙區,如果在鍋里燉上食物,雙手又恰好沾滿油污不方便拿出手機查看時間。
那通過墻上的鐘表,就可以準確的查看食物烹飪的時間,從而保證做飯的效率和成功率,這樣說來在廚房里掛鐘表似乎是件利大于弊的行為。
但其實不然,《陽宅三要》有云:“廚房灶位,乃養命之源,萬物皆由飲食而得”,在風水中,廚房代表著“食祿”,是財之源頭,也是家里的“財庫”。
而時間與磁場的關系頗為奇妙,時間不只單純的代表時間的變化,還代表著地球在宇宙中運行位置的變化。
因為不同的軌道位置,就會產生不同的磁性相對變化,如果將鐘表掛在廚房,那它產生的磁場變化,就會影響到廚房的風水,所以站在風水的角度來看,是不建議將鐘表掛在廚房的。
但站在現實的角度來看,在廚房掛鐘表會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首先就是長期受到油煙的侵蝕,鐘表表面會附著油污,時間長了根本清洗不掉。
其次就是廚房內的高溫可能對鐘表的材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鐘表從高處掉下,砸到人是一方面,那摔碎的玻璃罩也將是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
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很多油煙機、洗碗機都可以觸摸計時,所以不論是出于風水還是安全考慮,盡量不要在廚房里掛鐘表。
進門處一般都是玄關,其實按照常理來講,在這里掛鐘表很合理,因為在出門時可以方便我們查看時間,然后對接下來的規劃做出合理的安排。
但進門處的講究可太多了,首先在風水中,進門處是家里的進氣口,是一個家的咽喉之處,這和一家人的運氣、身體健康都有一定的關聯。
而鐘表的“鐘”和終結的“終”屬于同音字,如果在進門處掛鐘表的話,就成了“進門見終”,是非常不好的寓意。
再有就是,雖然在進門處掛鐘可以方便人看時間,但有時這個鐘表就變成了催促的工具,本來有些事情不用那么著急,但看了時間后總會讓人產生焦急的心理,從而亂中出錯、得不償失。
上面也提到“鐘”和“終”屬于同音字,進門見終本就是大忌諱,如果再將“終”時刻放在我們的頭上,那意義簡直是“晦氣到了頭上”。
不過拋開玄學不講,就算是站在現實的角度來看,在床頭掛鐘表也絕對不是件明智的事情。
鐘表一般都有整時報時的功能,為了不讓它吵到人們晚上休息,我們一般上都會將報時的功能關閉。
可即便如此,鐘表總要走吧?秒針也必須動吧?所以光是秒針產生的“滴答滴答”聲,在安靜的夜里就會被無線放大,從而影響到人們的休息。
可說來說去都是在說鐘表不能擺放的位置,那我們的生活又離不開鐘表,所以它到底該擺在哪呢?
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客廳”,作為家庭人員活動最多、接待外賓的場所,在客廳擺放一個鐘表是很有意義的。
它既可以讓你在放松娛樂的同時,通過鐘表提醒自己做接下來的事情,樣式美觀的鐘表,也會為整個房間布局畫龍點睛。
總之,不論是從古人總結的諺語和風水出發,還是從現在的科學角度來看,這個“不掛三處”還是有理有據的。
不過這也并不代表我們一定要遵守這樣的“規矩”,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