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必看!兒媳真不是外人,她是你家“風水”!處理不好全家憋屈
157 2025-07-05
每每徜徉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那份親切與溫暖總是給人感動。而當今鋼筋水泥中的生活,更讓這份質樸和溫度變得彌足珍貴。中國傳統四合院,不僅美在它的溫情,更美在它身后的文化底蘊——那不易被人覺察的玄機。
四合院,又稱四合房, 是中國的一種傳統合院式建筑,其格局為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從四面將庭院合圍在中間,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又加門房的屋舍來封閉。若呈“口”字形的稱為一進院落;“日”字形的稱為二進院落;“目”字形的稱為三進院落。
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進為門屋,第二進是廳堂,第三進或后進為私室或閨房,是婦女或眷屬的活動空間,一般人不得隨意進入。難怪古人有詩云:“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越深,越不得窺其堂奧。
總體格局
正式的四合院,一戶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房屋主人可以根據土地面積的大小、家中人數的多少來建造,小到可以只有一進,大可以到三進或四進,還可以建成兩個四合院寬的帶跨院的。小者,房間為13間;一院或二院者,房間為25間到40間。廂房的后墻為院墻,拐角處再砌磚墻。大四合院從外邊用墻包圍,墻壁高大,不開窗戶,以顯示其隱秘性。從制式上來說,許多王府和寺廟也是按照四合院的布局進行設計和建造的。
最小的一進院,進了街門直接就是院子,以中軸線貫穿,房屋都是單層,由倒座房、正房、廂房圍成院落,其中北房為正房,東西兩個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故稱為“倒座房”。四合院中植花果樹木,以供觀賞。
兩進四合院分為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叫做內宅。前院由門樓、倒座房組成,連接前后院的一般為垂花門,一些相對樸素的住宅則用月亮門,后院由東西廂房、正房、游廊組成。也有的兩進四合院,例如北京茅盾故居,并沒有垂花門隔出前院,而是在正房后加后院,建專供女眷居住的后罩房。
完整的四合院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是垂花門之前由倒座房所居的窄院,第二進院是廂房、正房、游廊組成,正房和廂房旁還可加耳房,第三進院為正房后的后罩房,在正房東側耳房開一道門,連通第二和第三進院。在整個院落中,老人住北房(上房),中間為大客廳(中堂間),長子住東廂,次子住西廂,傭人住倒座房,女兒住后院,互不影響。這其中也有反映“男外女內”的中國傳統文化哲學的影響。
四、五進院的組合方式較多,通常為“前堂后寢”式。第一進院與三進院相同,第二進院是對外使用的廳房和東西廂房,之后再設一道垂花門,在廳房和這道垂花門之間形成第三進院,垂花門之后為正房和廂房所在的第四進院,是主院。如果后面還有后罩房,就構成了第五進院。還有的在倒座房北側再建一排南房,而組成四進或五進院的。
北京四合院最大的進深為兩個胡同之間的距離,約77米左右,一些比較奢華的院落甚至還有花園和假山。規格高一些的四合院還設有廁所,這些內設的廁所一般都被安排到西南角,按風水的說法,西南為“五鬼之地”,建廁所可以用穢物將白虎鎮住,從實用的角度看,廁所建在西南方適應了西北-東南風向,可防臭味在院內擴散。
單體建筑
大門
大門又叫宅門,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一般都修筑在整個院落的東南側,以取“紫氣東來”之意, 也有認為它占據八卦中的巽位,即風位,引進和風的東南風,擋住冬天的西北風,是吉祥之位, 體現“坎宅巽門”的原則。
古人講究“門當戶對”,觀大門,便可知主人的身份了。根據主人的地位、等級不同分為王府大門、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墻垣式門(門樓)等。
影壁
在進出宅門時,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影壁,影壁是四合院大門內外的重要裝飾壁面,通常用于遮擋視線、美化大門、擋風御寒,由磚砌成,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座有須彌座,也有簡單的沒有座。
位于大門內側,呈一字形,稱為一字影壁,獨立于廂房山墻或隔墻之外的,稱為獨立影壁,在廂房的山墻上直接砌出小墻帽,并做出影壁形狀,影壁山墻連為一體,則稱為座山影壁。立在宅門對面的八字形影壁,則稱為雁翅影壁。
抄手游廊
在正房、廂房與垂花門之間,一般都有抄手游廊連接,進門后先向兩側,再向前延伸,到下一個門之前又從兩側回到中間。
抄手游廊都是沿著院落的外緣而布置的,形似人抄手(將兩手交叉握在一起)時,胳膊和手形成的環的形狀,所以叫抄手游廊。
正房
過了垂花門就是第二進院子,坐北朝南的正房是一家之主的居所,一般是三間或五間,冬暖夏涼,并配有東西耳房,耳房用作倉房或書房。
正房的明間(即中間一間)稱為堂屋,三開間的正房堂屋兩側是臥室和書房,通常在明間正中排放一八仙桌,桌子兩旁設兩把椅子,在墻上掛著一幅畫和兩副條幅,或掛四幅中堂畫。
庭院
四合院除了內宅、外宅的主要院落之外,還會形成一些小的院子,如正房兩旁耳房前的小院,以及外院兩側被屏門隔開的小院。
內宅的院落中有正南北十字形的甬道,老北京的住戶大多會在院子里栽上樹,除了松樹、柏樹和楊樹等因為多種在墳地而不能栽種外,其他各種樹木都有種植,過去北京有民諺:“桑松柏梨槐,不進府王宅”,說的就是在庭院種樹的禁忌。比較常見的樹木有棗樹、柿樹等,花木主要有牡丹、芍藥、玉蘭、丁香、海棠、紫藤、石榴等,在四合院內種棗樹、石榴樹寓意“早”生貴子、多子多孫,種柿樹表示事事如意,種丁香、海棠,表示主人有身份和有一定的文化修養。
此外民間還有養魚的習俗,多用直徑為60到70厘米的魚缸養著各色的魚并種著荷花,冬天魚缸還能用來存放食品。
夏天時分,天氣炎熱,還可在庭院中搭設天棚遮陽,老北京有“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的俗語,就是家住北京的書吏人家的生活寫照。
無論是在北方還是在南方,
無論是王公大臣還是平民百姓,
都曾住在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
一個四合院,框一方天地,
里面有四季輪回的雅致風景,
里面有四世同堂的其樂融融,
只要身處其中,心便能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