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產業園區提質擴容 引爆中部綠強大裂變“核動力”
150 2025-07-05
這是熊貓貝貝的第1033篇原創文章:
沒有任何懸念,同樣也沒有任何意外,2022年4月25日,中國A股全線敗退,兇猛下跌,走出了股災的味道,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2億股民和無數金融機構的財富,難有幸免,一律套住。
圖片來源:網絡
這或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經濟信號:2022年,決定中國未來國運的經濟之戰,來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重要關頭。
金融戰場,其實早已打響,而且表現明顯,2022年進入4月份以來,中國金融市場經歷了一輪股債匯三殺。
人民幣資產定價的國內股市,美股和港股市場美元定價的中概股價,一路下行;
中國國債遭遇境外機構拋售,中國外匯儲備承壓;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3月時,海外機構拋售我國國債累計達500億元,這也使得海外中國國債持有者總量降至2.43萬元。
人民幣匯率連續暴跌,已經突破6.5關口,到達6.55的位置:
圖片來源:網絡
在經濟全面承壓的大環境,這一次中國正在經歷著比2020年更難的局面。
絕大多數人,對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沒有很現實的認知,認為類似于2008年那樣,美國的雷曼兄弟這樣的銀行破產倒閉才是真正的危機爆發信號。
這樣的認知是錯的,客觀地來說,任何的危機其實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單一事件。
金融危機,是債務危機,而經濟危機,是金融危機的結果,主要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信用風險階段,違約情況在經濟環境中出現的頻次迅速增加;
第二階段,是債務導致的金融危機階段,債務連鎖反應開始出現,經濟環境受到債務拖累和困擾;
到了第三個階段,就是真正的經濟危機,信用崩塌,貨幣失靈,社會商業活動經濟運行出現明顯的收縮螺旋,然后開啟經濟蕭條。
很多人其實沒有意識到,當前已經身處于金融危機的階段,這是一個非常關鍵,也是非常危險的階段,有一說一,普通人和經濟個體面對這樣的危機,其實能做的很少,這不是散戶和個體的戰爭,而是對國家宏觀政策和經濟調節能力的考驗,這個考驗的結果,將直接決定未來一個國家的國運走向和經濟發展。
金融危機,其實就是國運之戰的關鍵戰場,毋庸置疑的是,當下的中國,正站在這個關鍵的國運分水嶺面前,權衡利弊,進行艱難的選擇和行動。
究竟是破而后立,涅槃重生,還是就此一蹶不振,持續下行?
危機時刻,中國的國家意志和頂層設計的選擇和行動,至關重要。
這篇文章,就將基于當下現實的中國金融危機時刻和情況,進行有依有據,尊重事實,講求因果的深度分析,對接下來,國家層面將如何實現危機破局,實現轉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判斷,撥開迷霧,看清方向,抓住本質,緊跟趨勢。
天佑中華,天佑中華!國運之戰,中國必勝!危機時刻到來,上下一心,團結一致!
國運之戰,決勝2022!
硬核內容,錯過不再。
以微見著,洞察先機,把握趨勢,指導決策。
PS:
文章略長,內容的閱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并且需要進行思考。內容不求討好所有讀者,寫作分享也是一個閱讀群體和寫作群體互相選擇的過程。每個人的認知層次不同,不做強求,這篇文章的內容不是什么大路貨,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夠帶來輕松愉悅精神滿足的爽文,請結合自身需要和認知需求理性看待。頭條獨家文章,抄襲搬運必究!(如果這篇文章在其它資訊平臺被看到,不用懷疑,就是抄襲搬運,厚顏無恥)
選擇大于努力,思維決定層次,是任何時代任何環境下的重要規則。
圖片來源:網絡
2022年4月25日,中國A股的3000點保衛戰,徹底失敗,大盤全天低開低走,三大指數重挫。
截至收盤,滬指跌破3000點,跌幅達5.13%;深證成指跌6.08%;創業板指跌5.56%。兩市4540股下跌,近700只個股跌停,飄紅個股僅147只。
圖片來源:網絡
確實挺糟心的,但是并不意外,上周五美國股市的暴跌,其實已經為今天中國股市的行情提前做出了預告。
2022年開局后,A股一路下瀉,僅僅四個月時間滬深300指數就下跌20%,創下了十三年來的最大跌幅。
截至上周五,創業板指創年內新低,上證指數跌破3100,三千只個股股價回到兩年前。
對于A股來說,3000點就像是市場回歸線,七年就像是一個周期:2008年A股就打響了3000點保衛戰;七年后,2015年股災時,又打響3000點保衛戰。
市場給出了答案,那就是頂不住,2022年,3000點再一次失守。
A股當下局面的因素有很多:疫情的反復、美國的加息、烏俄戰爭、經濟面的承壓等等,似乎每一個原因都是壓倒A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每一次A股低迷的時候,市場總是把希望寄托于宏觀面的寬松。
金融市場就是資金的游戲,巧女難為無米之炊,水大才能魚大,沒米沒水的,玩什么呢?
當然國家也清楚這種來自于金融市場的需求,說到底就是貨幣擴張,就是流動性寬松,就是要把水放出來,雖然中國股市規模不能和房地產比,但是2億基數的股民都在虧錢,對于中國國內經濟和市場的信心以及預期的沖擊和影響,是不能忽略的。
哪位股民,或者說投資中國股市的朋友,能夠在只能做多的市場走出持續下行的熊市行情,還有心情大吃大吃,消費享受的?
政策的預期管理,獎勵著不斷賣出的“不信任者”,懲罰著一直堅守的“相信者”,直到情緒在“信任被消耗殆盡”中轉為低迷,一些相信者開始不信了,然后不計成本陸續開跑。
股市里面有一個笑話:“央媽和財爸在工具箱里面掏了半天,造勢很足,結果是拿了個地攤喇叭出來喊了幾聲”……
總而言之,當下A股的潰敗,是千萬股民日益增加的宏觀面寬松救市政策的需要,與實際救市措施不足之間的矛盾。股市沒有活水和流動性,就是一潭死水,別說割韭菜了,鐮刀就算躺著不動,也要生銹報廢的。
中國的金融市場,所有的信心和預期的下行,都在向國家層面提出寬松和放水的需求。
2022年4月25日,3000點失守,中國金融市場對資金的需求,現實而又急迫。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相比于股市的連續大跌,人民幣幾天貶值超1000個基點,成為了中國經濟環境和市場的又一個關注點。
圖片來源:網絡
人民幣貶值,重回6.5時代,而且,這樣的一個貶值趨勢,還在延續,并沒有明顯的企穩或者絲毫的反彈信號,反而是勢大力沉,層層加碼。
人民幣快速貶值的原因分析起來并不復雜:
人民幣和美元前期兩強共存的壓力;國內經濟景氣度下行;美國加息中美利差倒掛,美債收益率上行;以及再疊加疫情反復導致供應鏈緊張,引發出口會下降的預期。當然,深層次的本質原因,那就是美國的華爾街猶太資本集團,開啟了新一輪的經濟殖民地收割周期,人民幣貶值不是個例,每一輪華爾街資本,也就是美國這個國家真正的經濟掌控群體,通過發動貨幣潮汐,引爆金融危機來吸血全世界的時候,對于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而言,本國貨幣貶值都是必然的。
不僅僅是中國,還有日本,韓國,東南亞國家,當下同樣面臨著貨幣極速貶值的現實情況。
面對美國資本的金融戰,有兩個例外,一個是2022年處在風暴漩渦里面的俄羅斯,一個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做出了站隊俄羅斯的印度。
更巧的是,這個國家的貨幣名稱很相似,俄羅斯是盧布,印度是盧比。
貨幣堅挺的表現,一目了然:
美元兌俄羅斯盧布走勢:
圖片來源:網絡
美元對印度盧比的走勢:
圖片來源:網絡
有對比,才有傷害,上面已經有人民幣匯率的表現了,看看日本的:
圖片來源:網絡
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原因一大堆,但真正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美聯儲加息節奏對人民幣帶來的沖擊。
本質上,就是在金融戰場上面,如果是美元結算體系里面,美元最大,碾壓其他一切貨幣,而俄羅斯和盧比,之所以能夠保持堅挺,那是被動或者主動,但是實質上已經脫離了美元霸權體系才能實現的效果。
從貨幣匯率上,就能看到中國的兩難選擇,這是在金融戰場上,證明了中國對于俄烏沖突的中立立場的同時,也體現了中國人民幣在美元體系里面的弱勢。
這么說可能有些中國同胞心里會難受,比較難接受,但是這就是事實,行情不會騙人。
面對美國加息節奏和幅度的預期加快,中國并沒有釋放出要收緊的信號,面對經濟承壓,房地產低迷,股市持續下行,現實情況是中國國家被市場和經濟環境不斷的要求放水和寬松,這直接導致銀行機構和海外對沖基金紛紛加入人民幣沽空陣營。
而這個時候,金融經驗老道成熟的美國華爾街資本拿捏得非常精準,從3月份加息以來,進入4月就持續釋放美聯儲將開啟一個“又快又猛”的加息周期,這是典型的以快打快,很現實的,中國在匯率戰場,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直接一點,那就是吃了虧。
美國的預期管理,以及美元結算環境中美元的力量,被發揮到了極致:抓住中美經濟周期和貨幣政策背離的現實情況,直接用預期就讓人民幣貶值。
我一直都說,美國在金融戰場上面絕對是一個值得重視和高度警惕的對手。
既然是打仗,哪能沒有失敗和挫折,怎么可能沒有成本和損失?
當然,相較于日本,中國其實損失和風險控制已經非常理想了,日本的日元在美國這一輪全球無差別的匯率攻勢下,就和這個國家在二戰時期戰敗的情況一樣,心里還想著負隅反抗,結果在絕對力量之下,只能跪下求饒:
在日本的超低利率政策下,日元匯率的持續下跌可能不會在短期內改變,因為日元匯率達到了50年來最長的持續下跌。然而,隨著日元持續貶值,日本銀行陷入困境,日本普通民眾開始承受急劇增加的生活壓力。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開始采取傳統的行動,尋求美國“協調干預匯率”,以扭轉局面,但從現實來看,美國可能會拒絕這一提議。吃到嘴里的,想要吐出來,不容易。
正在華盛頓訪問的日本財務大臣鈴木俊與美國財務大臣耶倫舉行了會談。據TBS電視臺周五報道,雙方可能會討論日本和美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以防止日元進一步貶值。
命根子都被美國捏著,脊梁骨都被打斷,家里唯一有的一點積蓄和家底都被掏空,拿什么資格和美國去討價還價?跪得有誠意?這不就是日本這個原本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專業所在么?
現實的低姿態,并沒有讓日本人在經濟上能提起腰桿子:
僅3月一個月,日元兌美元匯率跌幅達6.9%。
日元貶值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日本迫于國內經濟形勢,在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紛紛加快緊縮步伐下,仍在堅持超寬松貨幣政策。投資者預測日本與走向貨幣緊縮的美國之間的利率差將擴大,便拋售日元買入美元。
綜合以上,如果中國的貨幣政策繼續寬松,那人民幣貶值就仍將繼續,且幅度還有可能加大。
在國際貿易關系里面,中國保持中立的態度不會變;
而面對國內經濟實際承壓的現實情況,也不具備進一步收緊貨幣,提升利率的空間和可能。
2022年接下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進一步貶值,持續貶值,已經成為了一種共識。
又快又急,以快打快的美聯儲,在匯率戰場上,小勝一籌,這是事實。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內有經濟承壓,外有美元潮汐,客觀來說,中國的經濟調控手段已經繃緊了,但是并不代表境外資本會選擇支持中國:
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3月時,海外機構拋售我國國債累計達500億元,這也使得海外中國國債持有者總量降至2.43萬元。
這才是喝涼水都塞牙!資本投機,追逐利益的天性,哪里有什么道德立場可言?
拋售中國國債,換回美元,這就意味著大量的美元回流美國,國外機構紛紛拋售我國國債以后,意味著大量的資金流被美國收入了囊中。
這是國家信用,國家發展潛力,甚至可以說是國家的資本吸引力,在看不見的金融戰場上,最直接的肉搏戰。
很明顯,美元在強烈的加息預期管理加持之下,所向披靡,人民幣資產被境外資本拋棄,其實經分出了勝負。
東南亞,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在2022年的貨幣貶值,是美國揮動利率指揮棒,全球點火,絕對軍事優勢支撐下的一場金融掠奪。
本質上,不論是人民幣還是日元,都是因為美元收益率提高而出現了匯率的相對貶值。至于這種趨勢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需要看各國政府的匯率政策如何制定。即這種貶值是一種被動性適應還是主動性策略。
至此,金融戰場上,以中國為主要和頭號目標的包圍圈,正式形成,美國的財富圍剿,已經開始行動。美國已經出招,接下來,就要看中國怎么見招拆招,并且實現有效反擊了。
這很正常,有來有往,攻守易勢,才是博弈。難道指望沒有過程成本,一路躺贏?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回到中國國家的角度來看,其實當前就是一個左右為難的局面:
對國內經濟要刺激和托舉,就需要寬松;
但是對全球資本市場而言,美國已經牽頭進入明顯的加息周期,資本會持續往高利率高收益,確定性高的地方匯集,這種情況下,寬松就是割肉飼虎!
選擇并不復雜:
究竟是保匯率,抵御美元潮汐的收割?
還是保國內經濟,用貨幣寬松來刺激和托舉?
但其實這個選擇并沒有什么懸念,沒有結算地位的人民幣,一旦匯率崩盤,那么中國就必然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被美國死死的按在血汗工廠的定位上面,未來只能繼續依靠廉價勞動力維持生計。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4月22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全球通脹、加息潮和經濟穩定”分論壇上表示,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任務是維護物價穩定。今年,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對物價穩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務高度重視農業生產,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能源的生產和進口。只要確保糧食生產和能源供應,物價將穩定在合理區間。
說話聽音:維護物價穩定的本質,就是維護匯率,如果寬松貨幣刺激經濟,必然的副作用,就是物價上漲,而且早于居民收入。
2008年,2016年,這兩個特殊的年份,中國已經充分體會到了保經濟的副作用,那就是房價飆升,一騎絕乘。
到了2022年,其實本質還是一樣的,這一次,中國有什么理由保經濟,大水漫灌?
看懂了以上邏輯,就等于看懂了為什么A股持續大跌,央行在市場聲嘶力竭下就放了0.25個點的準備金,且降息是以自愿性存款基準利率上限降低的方式落地而非政策利率的直接調整。當然,還有已經躺進ICU的房地產行業,就連各地政府和金融都轉向了,但是國家層面的態度還是那么堅定。
這一次,中國國家的選擇很清晰,長痛不如短痛,即使損失當下的經濟活力,也要謹慎保守,為中國能有更好的未來,搏一把。
要為未來保存有生力量,保住中國國運的根基,那就不能讓美國那套全球經濟殖民,潮汐收割的套路得逞,以前規模小也就算了,2020年疫情以來,美元超發導致經濟窟窿,中國不能填,也填不起。
如果人民幣貶值過快,會擴大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波動對我們生產端的影響,意味著國內的通貨膨脹會加速到來。
因此,保持人民幣穩定甚至是升值,依然是國家當下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措施。
匯率穩定,至關重要,國家的選擇,其實已經擺在了明面上。
不談匯率高低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影響,只要匯率能穩住,幣值就能穩住,無孔不入,來去自由的境外資本,就無法實現匯率收割。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匯率最關鍵,其實值得所有中國人看明白的一點就是:當前人民幣匯率下行,是中國國家層面考量經濟現實需求,做出的最大讓步和調整策略。
繼續寬松,降息降準,在美聯儲鷹派加息沒有落地,市場沒有消化,資本流動沒有穩定以前,在中國沒有什么施展空間。
但是經濟又吃緊,怎么辦?
適當,可控的讓人民幣貶值,一舉兩得:一方面中國外匯管制,匯率管控具有絕對的掌控力,另一方面,還能給出現頹勢的外貿馬車增加競爭力,讓拉動經濟的順差收益跑起來。
杠桿無法向市場加,那么可以往地方政府頭上加,接下來,拉動內需,促進國內大循環,安全撬動居民儲蓄(個人養老),還有統一大市場等等,將成為中國在即將席卷全球的金融沖擊和風暴面前,最堅實的自我防御機制。
大道至簡,外松內緊,穩健克制,厚積薄發,以靜制動。
美國國內的經濟壓力和問題,或許比很多人以為的要嚴重很多,中國這一次不再為美國承接通脹,就是想要倒逼美國的信用加速暴雷,自己挖的坑,自己去填!
隨著美聯儲2022年緊接著的幾次加息,美國的經濟風險,可能也不需要多長時間,就要出現實質性問題了,這就是比拼中國兩國的耐力和韌性的國運賭局。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毋庸置疑的是,內有疫情,外有全球加息緊縮的氛圍,當下的中國國內經濟,現實吃緊。
國家有難,眾生皆苦,這也是必然的現實。
即使有很多消極,低迷的情緒,值得理解和需要按摩,但是信心不能丟。
有國才有家,未來中國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決定了每一個未來中國人能夠過上什么樣的生活。不談格局,不為別人,總是要為自己的下一代考慮吧?
危難時刻,金融戰爭,大國博弈,所有個體,都只能,也必然需要,對自己的祖國,給予無條件的信任,和無條件的支持。
越是困難,越要看到,全世界,只有中國這個國家,能在危機面前,以人民利益為主,而不是什么財富和經濟利益。
要相信這樣的國家,能夠在和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的對峙和耐力比拼中,取得最終的勝利。
截止發稿,最新消息:
為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 2022 年 5 月 15 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 1 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 9% 下調至 8%。
圖片來源:央行官網
來而不往非禮也,這不是國家已經正式出手,打響匯率保衛戰的信號么!
相信國家,支持國家。同樣,這也印證了本文的分析邏輯:保匯率!
5000年的智慧和沉淀,這一次,于情于理,都值得看好中國。
謹以此文,和所有中國同胞,共勉。
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關于置業,投資等行為的明確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以上正文,來自@熊貓貝貝小可愛
交個敢說真話,會說實話,善于觀察的年輕人朋友,可好?
原創寫作分享不易,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轉發點贊。關注本人
實力原創,頭條獨家,如有抄襲搬運侵權行為,必究!
有問題歡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問必答,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