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弱別坐工位 C 區!職場風水避坑指南
65 2025-07-04
小賀最近搬新家。本來挺高興的一件事,卻因為一點小事和老人鬧起了別扭。
原來小賀的父母要按照老話說的,“睡覺不能頭朝東腳朝西”,一定要把床南北方向擺放。
可是窗戶在南面,南北放置床鋪的話會遮擋一部分窗戶,影響采光而且也不美觀。小賀覺得這話沒有科學依據,床的擺放應該按照房屋的格局。
“睡覺不能頭朝東腳朝西”這句話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為了解開父母的疑惑,小賀決定一探究竟——上網查資料。真是“不查不要緊,一查才知道”——說什么的都有。
有說睡覺頭朝東不好的,也有說頭朝東好的。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暫且將它歸納為“地勢說”、“磁場說”、“風水說”。
地勢說——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氣流和水流都是從西向東行進,因此,睡覺頭朝東腳朝西是人體氣脈順應了大自然的規律,自然是好的。
磁場說——地球南北兩極因為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產生了南北循環的磁場,如果睡覺時頭朝東腳朝西,會導致磁場橫穿人體,干擾人體血液循環和各器官運行,影響睡眠質量。所以這自然是不好的。
而“風水說”更玄乎,說睡覺的朝向要結合居住人的生辰八字、房屋朝向等各項因素綜合考慮,不能單純地說朝哪邊好,也就是沒有唯一答案。
看來“睡覺不能頭朝東腳朝西”這個說法有很多版本,并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對于生活中的許多老話,大部分人只是一味遵從,卻很少去探究它正確與否,有沒有科學依據。就像“正月剃頭死舅舅”,難道就真的會“死舅舅”嗎?顯然是笑談。
對于老話可以作為參考而不必盲從,畢竟現在的科技和醫療水平比過往都有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小賀經過大量的查證,發現睡覺朝向對睡眠質量和身體健康并沒有任何的關聯。老人家聽了這個說法也就不再糾結此事,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布置新居去了。
睡覺朝向事小,如何能讓自己睡個好覺倒真值得好好了解一下。現代人由于工作忙碌,各種壓力山大,睡眠問題越來越普遍,睡個好覺這么簡單的事也變成一種奢侈。
世界衛生組織2018年公布的數字顯示,全球近1/4的人受失眠困擾。而中國睡眠研究會2016年公布的睡眠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超過3億中國人有睡眠障礙,而且這個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
關于怎樣才能睡個好覺,網上可以搜出許多信息,比如,睡前喝奶、泡腳、聽助眠音樂等。其實,在了解如何睡個好覺之前,大家更應該知道睡不好覺會產生什么危害?說白了,很多人不好好睡覺的關鍵不是因為不知道怎么辦,而是因為對睡覺不夠重視。
現代人越來越習慣晚睡,有時還會拖延著不去睡覺。人們在睡前會做一些白天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比如護膚、收拾屋子、看一部喜歡的電影。哪怕眼皮打架,也不舍得放棄睡前這段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睡眠不足,損害健康,影響工作學習。
睡不好會導致大腦常常處于疲憊的狀態,致使人的反應遲緩,思維停頓,對日常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危害。曾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發生的車禍當中,有七成與駕駛人睡眠不足有密切聯系。
事實上,人類歷史上的兩大災難,切爾諾貝利核爆炸事件,以及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失事,都是因為輪班人員過于疲倦,從而喪失警惕導致的悲劇。
長期睡不好會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出現紊亂,造成神經衰弱而引起健忘癥。西方醫學專家指出,人的睡眠對于健忘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失眠使大腦長期處于弱興奮狀態,容易疲勞,因而很多活動不能持久。常常表現為做事丟三落四,剛剛想說的話,一下子就忘了;學習時間稍長就容易走神,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和工作上。
睡不好會加速皮膚衰老。人們常說“睡美容覺”。充足的睡眠能夠使皮膚產生更多的膠原蛋白,而這種蛋白質可以保持皮膚光滑而有彈性。當睡眠不足時,身體會釋放出更多的應激激素皮質醇,過量的皮質醇會分解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從而使皮膚松弛、黯淡而加速衰老。
長期睡不好會影響人體內分泌和許多生物代謝過程,致使脂肪和糖代謝紊亂,導致過多的脂肪無法及時分解;還會促使人體釋放更多的饑餓激素,增加饑餓感和食欲,從而使你不斷增加能量攝入,導致肥胖的發生。
長期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能力減弱。實踐證明,手術后的病人如果睡眠不好,傷口愈合的時間會明顯延長。人在睡眠時體內細胞會制造出一種“胞壁酸”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能提高人體功能,使免疫系統在睡眠中得以修整和加強,從而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
兒童如果嚴重睡眠不足,可影響其身體發育。因為在睡眠時,特別是在深睡期,兒童腦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最多,這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的主要物質。
失眠和抑郁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許多抑郁癥患者都有失眠的經歷,而長期失眠也有可能引發抑郁癥。
第一個誤區,睡覺=大腦休息。大家認為睡覺的時候,大腦開啟休息狀態,什么都不做。事實上,大腦在我們睡覺的時候還在做很多事情。它在處理信息和整合記憶,把一些重要的東西聯結起來,人的創造力在睡著的時候會更活躍。
一個著名的例子,就是19世紀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有一次試圖研究出苯的分子結構,但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做了一個夢,夢見碳原子和氫原子繞成了一個環,醒來后他受到啟發,發現了苯分子的環狀結構,解決了有機化學領域的一個難題。
第二個誤區,8小時睡眠最健康。經典的八小時睡眠理論最早是由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根據統計資料分析得出。這個參考值隨后被1990年成立的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認可推廣。但是科學家發現因為個體之間的“睡眠”基因存在差異,有些人天生睡眠較短,所以該參考值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人。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階段,對睡眠的需求也不一樣。
兒童期相對睡眠時間長,老年人因為生理特征睡眠時間會相對減少。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推薦每晚7~9小時的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或者多于10小時反而對健康有害。
要了解自己需要多少睡眠,通常情況下,如果你一覺醒來覺得精力好,不疲勞,頭腦清晰,那就是睡夠了。
第三個誤區,平時睡不足,周末來補覺。很多人平時加班熬夜,一到周末就開始補覺,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周末睡懶覺,不僅不能完全補償工作日的睡眠缺乏,還會造成周一早上更難起床。
第四個誤區,睡得多就好。睡眠太少會影響健康,這一點如今已經是共識。不過最新發表的一份科學報告稱,睡覺太多也不利于健康。
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平均每晚睡眠10小時的人,與平均每晚睡眠8小時的人相比,早死的危險增加30%。每天睡覺超過10小時的人,他們死于中風的危險增加5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增加49%。
助眠的方法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類。
第一、 剔除影響睡眠的因素。睡前盡量避免酒、咖啡、可樂、茶、巧克力等會讓人體產生興奮感的飲食;手機、電視或電腦可能會讓你分心,最好不要放在臥室;時鐘的滴答聲有可能影響你的睡眠,可以放在其它房間;晚飯后不可大量喝水,以免夜尿影響睡眠。
第二、 營造適合入睡的環境。保持臥室幽暗涼爽。擁有舒適的床墊和枕頭,可以幫助促進良好的睡眠。
第三、 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人是會按照習慣行事的生物,一旦養成睡眠規律,就很難調整改變。所以,不光是起床時候要設定鬧鈴,上床睡覺的時候也應該設定一個鬧鈴。
第四、 選擇適合的睡姿。科學研究顯示,人最好是向右側睡,這也許是人類最好的睡姿,但最好的未必就是通用的,比如胖子,胖子只能選擇一種科學上認為不好的睡覺姿勢——仰睡。而因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在左邊,為了避免器官被壓迫,盡量不要左側睡。
睡眠可以幫助增強記憶、激發創意,還會幫助你降低貪吃的欲望,讓你保持健康的身材;它能增強免疫力,保護你遠離癌癥、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各種疾病的風險;睡眠可以讓你更快樂,減少憂郁,不易焦慮。
千金難買好睡眠,在這個睡眠時間被各種屏幕不斷霸占的今天,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作息規律對于維護健康尤為重要。
愿所有人都能夜夜安眠。善待睡眠,就是善待自己。
參考文獻
【1】 健康與營養 2016年03期
【2】 民間傳奇故事(A卷)2015年06期
【3】 抗癌之窗2014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