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可信嗎?據說客廳這樣裝修風水才會好,升職加薪財運棒!
51 2025-07-05
俗話說:
“結親如結義。”
所謂親家,是原本在人海里相望不相聞的兩個家庭,因子女聯姻而有緣相聚的關系。
所以,親家之間的關系,既親近又疏遠。
如何和親家相處,也是一門學問。
相處好了,家和萬事興;
相處不好,家不和睦,萬事難。
如果親家之間不想結仇,上門切記千萬別帶這3樣東西!
不帶“有色眼鏡”
親家之間沒有血脈關聯,所以總有一些人偏激、執拗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戴有色眼鏡,把親家當作對立面。
有一個法治專題的訪談欄目,曾經采訪一樁因親家持成見而反目成仇的案子。
案子里的夏家與趙家,同住在一條老街里。
趙家是城鎮居民,兩夫妻在單位工作,收入穩定,在小鎮算得上是殷實體面的人家。
謝家是鎮邊農村戶口,老兩口開一個摩托車修理店,勉強維持生計。
這兩家人,在經濟、文化見識和為人處事方面都有一定差距。
平日也很少來往,只是在鄰里街坊打麻將的時候,打過幾次照面。
命運似乎在冥冥中有安排。
夏家的小夏和趙家小女兒,在情竇初開時兩小無猜,談起了戀愛。
趙家夫婦知道后,堅決反對這樁親事。
他們都希望女兒能找一個各方面條件比夏家好些的人家。
夏父聽聞后,心里很不爽:
“他們城里人,看不起我們鄉下人。”
隨后在兒子面前,他表示極力反對小趙嫁進門。
可是,兩邊父母最終拗不過這對戀人的堅持。
小夏和小趙相戀7年,結了婚。
婚后迅速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兩家也順理成章成為了親家。
孫子漸漸長大,小兩口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然而,夏父聽到鄰里傳言說,趙家帶外孫,是為了故意疏遠夏家的祖孫關系,還想要女婿的錢。
他想起了當年“城里人看不起農村人”的執見,失去了理智,提起刀就沖到廠里,朝親家公砍去……
事后,他非但不悔過,反倒恨得咬牙切齒:
“都是親家沒道理,全是親家的錯!”
事實上,趙家兩老都有退休金,不需要子女額外贍養。
他們含辛茹苦幫襯小夫妻,不辭辛勞地帶大了外孫。
夏父不但沒有感恩,還誤解親家的這種無私奉獻。
他在法庭上,一直數落親家:
“親家公這么多年來沒請我喝過酒,節假日也沒禮包。
去年,吃一個大西瓜,只給我家送來四分之一……親家公就是沒把我當回事。”
夏父當年根深蒂固的成見,讓他因為三瓜兩棗的家事,對親家心生怨恨,最后釀成命案。
星云大師說:
“世界不是一個人的。多想想別人,去除我執,才能擁有全部。”
當我們放下成見,以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去傾聽和體察別人的想法時,謠言會不攻自破。
對待親家,不要帶有成見。
因為這不僅會傷害別人,可能自己早晚也會被收拾。
不帶“陳年舊賬”
調解節目《新娘老舅》,張阿姨一上來就吐槽說,親家老翻舊賬,讓她很苦惱。
她女兒結婚五年多了。
小家庭的日子原本過得有滋有味,但婆家似乎不想讓她好過。
幾乎每次見面,那個親家母都要跟張阿姨提三件往事:
第一件事,說她女兒小陳當年生完小孩就辭職了,沒了一年的經濟收入;
第二件事,說結婚時辦婚禮、擺酒席都是男方出的錢;
第三件事,說婚房也是男方家出錢買的。
言下之意就是,這樁婚姻里,男方在經濟上出了不少錢,女方應該知恩圖報。
實際上,小陳照顧到孩子一歲,她就恢復工作了。
這些年來她一直經濟獨立,沒問婆家拿過一分錢。
結婚前,她花自己的錢買了婚紗,也沒向男方要彩禮。
結婚后,小兩口在婚房只住了四個月。
親家每次把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翻來覆去,念念叨叨,張阿姨實在頂不住,進退維谷。
要是和親家撕破臉面吧,她又擔心這個親家母日后為難自己的親閨女。
要是不和親家爭論吧,對方覺得自己越說越有道理,得寸進尺。
最后,忍無可忍的她只能把“家丑”搬上節目,讓局外人來評理。
莫言說:
“書要往后翻,人要往前看。”
停留在原地,不會翻篇的人,不僅會讓親家看輕自己,還會破壞一個家的風水。
所以,親家之間千萬別翻舊賬。
不帶“直腸直肚”
《醒世恒言》有句話說:
“事非干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很多人一把年紀了,也未必明白親家之間邊界感的重要性。
他們往往誤以為,親家關系好,就可以直言不諱,就可以不顧場合,毫不留情地指責對方。
電視劇《親愛的小孩》,就有因兩親家直言不諱,引起家庭大戰的情景。
劇中,肖路和方一諾是夫妻,兩人初為新手爸媽,兩邊的母親都幫襯著照顧孫女。
肖路的巨嬰弟弟肖旭,以生病為理由,大搖大擺地住到了姐夫肖路家里。
方一諾的母親,對“醬油瓶倒了都不會扶一下”的啃老族肖旭早就心懷不滿。
借著他在家抽煙犯的錯誤,方母當面指責親家母“教子無方”。
肖旭替自己的母親討公道,直言頂撞方母。
于是,這個家庭表面的平靜被徹底打破,兩親家直接對罵開來。
同一屋檐下,家庭成員的摩擦必然存在。人情往來密切的親家也不例外。
但是,親家關系再好,也要建立邊界。
親家做得不對的地方,插科打諢地指出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事情就過去了。
因為你以為的直言不諱,或者是別人眼中的低情商。
你苦口婆心的勸導,或者是別人眼中的挑毛揀刺。
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總有護犢之情。
你得學會忍得住嘴、管得住手,切忌以長輩身份,替親家管教自己的女婿或媳婦。
古語有云:
“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生活美好的秘訣,在于兩親家保持適當的距離。
清楚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不為對方煩憂,也不給自己添堵。
▼
婚姻是一條紐帶,兩個人組成一個新的家庭,也是兩戶親家的事。
柴米油鹽是夫妻,盒子禮物是親家。
親家上門,記得三不帶。
不帶“有色眼鏡”,放下成見,打開格局;
不帶“陳年舊賬”,既往不咎,及時翻篇;
不帶“直腸直肚”,建立邊界,保持距離。
你仔細琢磨,是不是這個道理?
作者 | 紫翹·湯圓君
圖片 | 紫翹·攝影愛好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