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賣房不賣門,賣牛不賣繩”,還有哪些東西不能賣?
152 2025-08-01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一則看似虛無縹緲的預言,竟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讓亞洲多國民眾赴日旅游的意愿急轉直下。
7月5日,一個原本平凡的日子,卻被日本航空新聞社報道成了特殊的存在。盡管報道明確指出該預言毫無科學根據,可亞洲地區,尤其是香港,民眾對大型自然災害的擔憂如陰云般籠罩心頭,紛紛選擇避免暑假赴日。這一切的源頭,要追溯到今年4月,香港著名風水師發出的自然災害風險警告,仿佛給人們的心頭蒙上了一層恐懼的面紗。
香港的大灣區航空率先做出反應,宣布從5月13日至10月25日減少航班班次。旅游數據公司“ForwardKeys”的資料與彭博社的分析更是讓人觸目驚心,4月起來自香港、臺灣、韓國的赴日機票預訂數量持續減少,香港的預訂數相比去年同期平均減少約50%。而6月下旬至7月上旬那一周,含7月5日在內,香港的預訂量驟降83%,下滑趨勢如決堤的洪水,一發不可收拾。
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專家木內登英在5月底就指出,這一趨勢可能使訪日旅游需求減少約5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8.7億元。這對于日本經濟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旅游業一直是日本經濟的重要支柱,大量的游客不僅帶來了消費,還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如今,游客數量的急劇減少,讓日本的酒店、餐飲、購物等行業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這則預言究竟是如何在人們心中種下恐懼的種子?是風水文化的神秘力量,還是人們對未知的本能恐懼?日本又該如何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旅游危機?是加強科普宣傳,消除人們的擔憂,還是推出更多吸引游客的政策?這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由預言引發的風波,已經讓日本的經濟陷入了困境,未來的路,注定不會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