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風水中進門最忌諱見到什么?
84 2025-07-31
早年間,柳樹屯西頭住著個叫王三懶的漢子。三十啷當歲,還打著光棍,守著三間東倒西歪的破草房。他那日子過得呀,比咸菜還寡淡——太陽曬屁股才睜眼,灶臺冷得能冰魚,田里的草長得比苗還高,家里窮得連耗子搬家都繞道走。
這天,屯子里來了位姓周的游方先生,據說能斷吉兇,知禍福。王三懶早就聽得耳朵起繭,心里那點指望像火星子似的,“噗”地就冒起來了。他趕緊把周先生請到自家那四面漏風的草屋里,把僅有的半瓢白面烙了張餅,又狠心宰了只不下蛋的老母雞,燉了鍋清湯寡水,畢恭畢敬地招待。
周先生一看王三懶這人,除了懶點,倒沒什么大惡,就是那眼神兒,跟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吧唧沒點活泛氣兒。心里便琢磨開了:這懶病得治,還得讓他心甘情愿地治!
吃飽喝足,周先生裝模作樣地拿出個黃銅羅盤,煞有介事地圍著王三懶的破房子轉悠起來。轉到房后,見那里有片雜草叢生的洼地,再遠處就是屯子里人來人往的土路。周先生停下腳步,眉頭緊鎖,對著洼地又是點頭又是搖頭,嘴里還“嘶……嘖……”地吸著涼氣。
王三懶跟在屁股后頭,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搓著手小聲問:“先……先生,您瞅出啥毛病來了?是不是這破地方克我?”
周先生猛地轉身,一臉凝重:“老弟啊,你這宅基,藏風聚氣本是不錯,奈何……”他指著那片洼地,“此地有一處‘困財穴’!財神爺走到這兒就陷進去打盹兒了,所以你這日子才越過越沒勁,姻緣也遲遲不到!”
王三懶一聽,急得直跺腳:“哎呀媽呀!那可咋整?先生您可得救救我!”
周先生捻著稀稀拉拉的幾根胡須,沉吟半晌,猛地一拍大腿:“法子倒有一個!就是……怕你吃不了這個苦,沒那個恒心吶!”
“有有有!”王三懶把胸脯拍得山響,“只要能翻身娶媳婦,上刀山下油鍋我都干!先生您快說!”
“好!”周先生指著洼地,“你這‘困財穴’,得靠‘陽氣’來沖!陽氣最旺是啥?是人的生氣,是勤快的動靜!這樣,你在房后對著這洼地,起一座石磨!記住,要青石整料打的磨盤,磨眼兒得正對著‘穴眼’!”
王三懶聽得一愣一愣的:“起……起石磨?我家也不磨豆腐啊……”
“莫急!”周先生神秘地壓低聲音,“此磨非為磨糧!乃是一道‘聚財符’!我教你一句咒語,喚作‘勤如流水,財似云來’。從明日起,你每天必須趕在屯子里頭一聲雞叫前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推這座石磨!推夠整整九九八十一圈!一邊推,一邊大聲念我教你的咒語!記住,一天都不能斷,要連續推滿三年!讓早起下地的鄉親們都能看見你推磨、聽見你念咒!他們看得多了,問得多了,這陽氣、這勤快勁兒,就能把財神爺從‘困財穴’里喊醒嘍!到時候,財源滾滾,媳婦自來!”
周先生頓了頓,眼神變得極其嚴肅:“王三懶!這可是你唯一翻身的機會!三年里,但凡你偷懶一天,少推一圈,這咒就破了!神仙也救不了你!記住了嗎?”
“記住了!記住了!打死也不敢忘!”王三懶腦袋點得像搗蒜,把周先生的話當成了金科玉律。
送走周先生,王三懶不敢有半點馬虎。他咬牙掏空家底,又東挪西借,真就打了一座敦敦實實的青石磨,穩穩當當地安在了房后洼地前。從此,柳樹屯的清晨就多了一道奇景:
每天,頭遍雞叫剛起,天還墨黑墨黑的,王三懶那破草房后頭就準時響起“呼嚕嚕……呼嚕嚕……”的推磨聲,伴隨著他扯著脖子、帶著困勁兒卻不敢含糊的喊聲:“勤如流水——財似云來——!勤如流水——財似云來——!”
起初,早起下地的鄉親們聽見動靜,都好奇地探頭看:
“喲!三懶子?太陽打西邊出來了?起這么早干啥呢?”
“推磨念咒呢!周先生說,推三年,能發財娶媳婦!”王三懶一邊喘著粗氣推磨,一邊大聲回答。
“哈哈哈!三懶子想媳婦想瘋了吧?”眾人哄笑著走開。王三懶臊得臉通紅,可一想到周先生的警告,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推、繼續喊。
日子一天天過去。推著推著,王三懶覺著不對勁了:這每天起個大早,推完磨渾身是汗,再回去睡回籠覺?好像……有點睡不著了。而且,推完磨天也快亮了,看著自家那荒得不成樣子的地,他破天荒地扛起了鋤頭:“閑著也是閑著,順帶手刨兩下吧……”
推著推著,他又琢磨:這石磨空轉也是轉,要是泡點豆子磨成漿,是不是還能換倆錢?說干就干!他真就弄了點豆子試著磨,磨出的豆漿挑到屯里賣,居然真有人買!
后來,他推磨時發現洼地那片雜草灘其實挺肥,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推完磨就開荒!荒地開出來,種上了耐活的雜糧。豆漿賣得好,他就多養了幾只雞,雞蛋也能賣錢……漸漸地,那“勤如流水——財似云來——”的喊聲里,似乎也多了幾分實實在在的底氣。
三年時光,就在那石磨“呼嚕嚕”的轉動聲中悄然溜走。
這天,周先生云游歸來,特意繞到柳樹屯。離老遠,他差點沒認出王三懶的家!那三間破草房早沒了影兒,取而代之的是三間亮堂堂的青磚大瓦房!房前圍著整齊的籬笆院,院里雞鴨鵝成群,菜畦綠油油,房后那片洼地也變成了平整的莊稼地,那座青石磨依舊矗立著,磨盤被磨得油光水亮。
王三懶一見周先生,激動得三步并作兩步跑出來,身邊還跟著個抱著胖娃娃的媳婦!他一把拉住周先生的手,聲音都哽咽了:“周先生!您真是活神仙啊!您看,這咒語真靈!鄉親們天天看我推磨念咒,真把我的財運給‘喊’出來啦!房子、地、媳婦、娃……都有了!”
周先生笑瞇瞇地坐下,接過王三懶媳婦遞來的熱茶,慢悠悠地問:“三懶啊,跟先生說說,這三年,你是怎么‘喊’來這財運的?”
王三撓撓頭,憨厚地笑了:“先生,不瞞您說,開始就是死記您的話,雞叫就起,推磨念咒,雷打不動。后來吧,推著推著,覺得不能白費力氣,就試著磨豆漿賣……再后來,起得早,看地荒著心疼,就順手拾掇……再再后來,磨豆漿得用豆子,我就自己種豆子養雞……這日子啊,就像那磨盤,推著推著,就轉起來了!錢也攢下了,房子也蓋了,隔壁村的老丈人看我勤快肯干,就把閨女許給我了!”
周先生聽罷,捋須哈哈大笑:“王三懶啊王三懶!你現在還以為是那咒語和鄉親們‘喊’醒了財神爺嗎?”
王三懶一愣:“啊?那……那是啥?”
周先生指著那座磨得發亮的石磨,語重心長地說:“是你自己‘推’醒了你自己啊!財神爺從來不在那洼地里打盹兒,他就在你自己這雙手上、這雙腳上!你不起早,不推磨,不磨豆漿,不開荒地,不勤勤懇懇流下那些汗珠子,哪來這青磚瓦房?哪來這媳婦娃娃?那咒語,不過是給你個起床的由頭;那石磨,不過是治你懶病的藥引子!真正聚財的‘符’,是你這三年來一天沒斷的‘勤快’二字!”
王三懶呆呆地看著自己布滿老繭卻充滿力量的手,再看看身邊溫順的妻子和咿呀學語的孩子,又望望滿院的生機勃勃,恍然大悟!他撲通一聲跪在周先生面前,不是謝他那“聚財咒”,而是謝他點醒了自己這個夢中人!
從此,柳樹屯沒了“王三懶”,多了個勤快能干的“王三勤”。那座青石磨依舊在,只是不再需要“咒語”催動。每當磨盤轉動,那“呼嚕嚕”的聲音,仿佛都在講述著一個懶漢被一座石磨“推”上勤勞致富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