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兔的同志警惕!4.14-4.19家中若有這些現象,請注意!
129 2025-07-31
在咱農村,老黃歷里的日子都有不少說道。明天農歷六月初三,可是個特殊的日子 ——“楊公忌日”。對于這日子,老一輩的人都特別重視,里頭的講究也不少。今天,咱就嘮嘮為啥在這楊公忌日,中年人得做到 “1 不說、2 不爭、3 不做”。#六月初三# #上頭條 聊熱點##我要上頭條#
楊公忌日,也叫 “楊公十三忌”,一年里有 13 天被歸為這個忌日。從正月十三開始,每隔 28 天,就輪到下一個楊公忌日,而且日子是逐月遞減兩天,像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一直到十二月十九。為啥會有這楊公忌日呢?說法有好幾種。
一種說法和唐代風水宗師楊筠松有關。楊筠松那可是堪輿界的大拿,他依據二十八星宿的運行規律,算出了這十三個被認為磁場不穩、不利辦大事的日子。在過去,人們對風水堪輿深信不疑,覺得在這些日子里,干啥都容易出岔子,所以慢慢就形成了楊公忌日的說法。
還有個民間傳說,講的是有個楊公,家里有十三個兒子。這楊公啊,日子過得舒坦,兒子又多,就有點飄了。有一回,他跟人吹牛說:“我有十三個兒子,就算一個月死一個,到年底還有一個能給我養老送終。” 這話可太狂了,不巧被路過的神仙聽到,報告給了玉帝。玉帝一聽,這還得了,立馬下令,從正月十三開始,每個月收他一個兒子。就這樣,楊公的兒子們一個個相繼離世,這些日子就被后人定為楊公忌日,用來警示大家別亂吹牛、要謹言慎行。
不管是哪種說法,楊公忌日在民間都被看作是不吉利的日子,尤其是在咱農村,老一輩對這些傳統可是相當看重。
在楊公忌日,第一要做到的就是 “不說”,啥不能說呢?就是大話、空話、狂話。為啥有這講究?從老傳統的角度看,楊公忌日本身就被視為氣場不穩定的日子,在這時候說大話,容易招來災禍。就像前面講的楊公的故事,因為說大話,遭了天譴。雖說這是傳說,但也反映出古人對言語的敬畏,覺得話說出口,就可能有相應的后果。
這第二點,就是 “不爭”,也就是別在楊公忌日這天和人爭吵斗氣。六月初三,正是盛夏時節,天氣炎熱,人本來就容易心煩氣躁。在農村,這個時候大家都忙著地里的農活,收麥子、種玉米,勞動強度大,心情也容易變得急躁。再加上楊公忌日被認為氣運不佳,要是在這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就和鄰居、家人吵起來,很容易把事情鬧大,到時候不可收拾。
楊公忌日的第三點忌諱,就是 “不做”,別在這天做重要的事宜。在咱農村,一直都有擇日辦事的傳統,結婚、開業、搬家、出遠門,都得選個黃道吉日,圖個吉利、順利。楊公忌日既然被看作不吉利的日子,自然就不適合辦這些大事。
明天就是農歷六月初三楊公忌日了,雖然現在時代變了,很多年輕人對這些傳統習俗不太在意,但咱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對這些老傳統還是得有點敬畏之心。“1 不說、2 不爭、3 不做”,這些看似簡單的忌諱,背后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對生活的期許。它提醒著我們,說話要謹慎,情緒要穩定,做事要考慮周全。當然,我們也不是盲目地遵循這些傳統,而是從中汲取有益的部分,讓它更好地指導我們的生活。
各位朋友,你們那兒對于楊公忌日還有哪些特別的說法或者習俗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咱們一起聊聊這些有趣的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