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MAPPA負責改編制作的動畫《咒術回戰》,其憑借著有趣的故事劇情以及出彩的動畫制作水準,順利躋身本季度新番一流之列。各大平臺上亦有著高評分與良好的口碑,足以看出這部作品的實力。而隨著其熱度的上漲,自然會有觀眾通過將該作與其他作品進行對比,而當下劇場版動畫正在熱播,且是同類題材的《鬼滅之刃》便成為首要的對比例子。
有關這一話題多數評論都是討論,后者能否在動畫的熱度或是相關數據超越前者,有對比自然無可厚非。但是筆者在評論區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看法,便是認為相比《鬼滅之刃》,新番《咒術回戰》的“二次元味”要濃郁得多,這就是該作設定的缺陷所在,注定是無法比擬且震撼《鬼滅之刃》的地位。
且不論這段觀點發言是否正確,筆者看到這條評論第一反應就是emmmm…… 所謂的“二次元味”究竟是指什么?難道合著動畫作品《鬼滅之刃》也算不上是“二次元”了?總感覺有些不明所以。不過,后來本人思考過后,猜想這條評論表達的“二次元味”,或許是說作品的劇情設定方面是否更接近真實感;過于夸張的設定和天馬行空的劇情,都會被打上“二次元味”濃郁的標簽。其中人物的情感塑造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的話,那么就會令人感到有些超脫現實。
誠然,《咒術回戰》在一些設定方面或許有些充滿幻想力,但這都不應該成為抨擊其所謂“二次元味”濃郁的理由,因為歸于動畫媒介的特殊性,自然其展現出的是與真人影視劇腳本設計的不同,對于一些具備奇幻設定舞臺的塑造,前者則有著天然的優勢。同時,會有這種想法,說到底還是因為其忽視了這部動畫的人物情感刻畫。
該作在人物塑造和相關的情感刻畫上確實有些慢熱。筆者看過一位頭部UP主的解說視頻,他便指出動畫前期的人物塑造有些過于扁平,一些情感刻畫以及動機關系都未細致鋪展描繪,無法令人與作品的人物連接,產生共鳴。但是他肯定的是,動畫新一集吉野順平這位人物登場過后,細致飽滿的人物塑造,更利于觀眾了解這部作品的背景設定,同時能從人物的事跡有所觸動。
有關吉野順平這位新角色,動畫花費了幾集的篇章濃墨對其進行刻畫塑造。他在校園內不斷遭受霸凌,總是默默無聞,無人可傾訴這種情況,且也沒有人能擁有能力去幫助他。因此當他見到咒靈真人展現出超強的實力,將欺凌他的同學都變成非人模樣之后,心里不由產生暢快之情,并且對真人有著向往。
其中有處細節的描寫值得注意,動畫新一集悠仁與順平與其母親相遇時,順平對母親抽煙表現出極大的反感,當時個人還以為這是單純順平的個人喜好厭惡,或是出于對母親健康著想做出的阻止行為。然而當到劇情末尾順平將遮住半邊臉的劉海撩起時,看到其額頭上滿目瘡痍的疤痕,筆者頓然恍悟,原來其曾遭受慘烈的欺凌,額頭上的疤痕大概率是其他霸凌學生用煙頭造成的。前后聯系在一起,便能理解為何順平對于母親抽煙有那么大的反應。
動畫并沒有在前期便敘述清楚順平討厭母親抽煙的理由,但是通過這樣的設置,再放到最后順平與欺凌他的同學對峙時,便具備很大的沖擊力,整個人物的塑造在此也得到升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理解順平所做出的極端行為,因為他實在忍耐得太久了,所有的壓力情緒累積,都在母親暴死過后全部傾瀉而出。若是有著相同經歷的觀眾,相信都能對吉野順平這一人物有所觸動。
其實動畫在之前的劇情內容里,同樣有處關于人物情感描寫得相當不錯。悠仁在面對特級咒靈帶來的死亡威脅時,不斷思考著自己所做行為的意義;他表現出恐懼害怕的模樣,同時還包含著各種復雜的情緒,切切實實將這種情感傳遞給觀眾,對于悠仁這個人物有著更好的理解。說實話,看到本作對于人物的細致情感刻畫之后,還有人去認為《咒術回戰》不夠好的理由是因為“二次元味”濃郁嗎?若是這樣,那么著實有些混淆視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