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港漫的小伙伴都知道,金鐘罩是香港武俠作品中經常會出現的武功,它在港漫歷史中,被譽為天下第一的防御武功,是少林四大神功之一,被無數網友尊為最為神奇的外門武功,是由傳說中的武學宗師,達摩花費數了十年時間,創造出來的武功。
按照漫畫中的說法,金鐘罩分為十二大關,每一關都極難修煉,需要修煉者付出很大的努力,每修成一關,實力就會暴漲一大截,十二關大成后,可以縱橫天下,無敵于人間,今天我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看看金鐘罩究竟是怎么樣的一門武功。
以下為你詳細介紹金鐘罩十二關的具體情況:
第一關:此關著重練習運氣吐納之法。通過不斷地運氣吐納,讓全身經脈暢通無阻,培養體內真氣的運轉。當練者遭遇擊打時,能夠減輕一半的痛楚,仿佛身體有了一層初步的保護屏障。
第二關:隨著修煉的深入,內勁及護身氣功開始漸漸形成,體內的真氣也日益深厚。這時,它能更好地保護腑臟,使其不易受到傷害,就如同為身體內部的重要器官穿上了一層鎧甲。
第三關:這一關需要借助鞭棒等武器進行擊打練習。奇特的是,打得越重,修煉的速度就越快。在不斷的擊打過程中,肌肉會產生強大的抵抗力,練者甚至不會感覺到疼痛,肌肉變得愈發堅韌。
第四關:先用鈍口的刀劍進行劈斬練習,之后逐漸換成鋒利的刀劍。當利刃只能劈傷皮膚,而不會損傷肌肉時,才算是成功闖過此關,此時身體的外在防御能力有了顯著提升。
第五關:專注于專修內勁反震。當棍棒打來時,力度越大,練者的反震力就越強,甚至能夠硬生生地震斷對方的兵器,展現出強大的反擊能力。
第六關:練成這一關的人已屬于一流高手。此時,任何尖錐鋒刃都難以對其造成傷害,除非刺中練者的罩門、雙目、雙耳、口、下陰或重要穴道,才有可能將其致死,這說明練者的防御范圍進一步擴大。
第七關:氣功能夠保護渾身穴道,口和下陰也不會受傷。沒有肌肉的頭部也能反震對方的攻擊,更神奇的是,還可貫勁將柳枝化軟為堅,用來抗衡刀劍。此時,致命處只剩下雙目、雙耳和五寸罩門。
第八關:內功修為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全身不受利器所傷,只剩下三寸罩門。不論對方擊力強弱,練者都會發出猛烈無比的反震力,中者非死即傷,其威力令人膽寒。
第九關:練到這一關,擲葉飛花皆可傷人。即便遇上內功更強的高手,也無法將其打成內傷,神兵利器也只能割傷皮膚而不損肌肉,除非刺中僅有的一寸半罩門方可致死,自身實力更上一層樓。
第十關:內功開始返璞歸真,內勁雄渾無比。練者能夠輕易震斷尖銳刀劍,甚至吐出一口痰,也能像飛鏢般造成殺傷。而罩門只剩下一寸,自有金鐘罩以來,練成此關者不超過十人,其難學程度可見一斑。
第十一關:罩門僅余半寸,渾身肌肉達到了一種神奇的狀態,硬時堅若鋼鐵,軟時柔若棉絮,真正做到了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出手時勁似風雷,身法輕若鴻毛,甚至能踏浪奔馳而不下墮。除了始創金鐘罩的達摩祖師外,只有慈云和尚達到了這一境界。當年火燒少林寺,正是他闖入藏經閣保住了不少武術典籍,才讓金鐘罩得以留傳后世。
第十二關:數百年的歷史中,只有達摩祖師一人,將金鐘罩修煉到了第十二關,這個時期罩門完全消失,練者成了金剛不壞之身,根本無須動武。達摩當年任由各門各派高手拳打腳踢、刀劈劍斬、火燒水淹,還能不眠不食五百日,甚至吃下穿腸劇毒,仍安然無恙,精神矍鑠。此舉轟動天下武林,隨后他創立少林寺,威震五湖四海,永垂不朽,而金鐘罩絕學可謂居功至偉。
今天要說的內容就到這里了,不知道大家對于金鐘罩這門武功有什么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