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注意到,自從這兩年我國對更多國家開放免簽政策后,越來越多國外友人走入中國。
他們把中國的真實一面?zhèn)鞑ソo世界,西方媒體苦心渲染的“傳統(tǒng)濾鏡”,也逐漸被擊碎。
用網(wǎng)友的話說,“自有大儒為我辯經(jīng)”。
咱們舉個最直觀的例子。
不久前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在直播時,對中國出言不遜,甚至多次喊出“鄉(xiāng)巴佬”。
很快眾多西方網(wǎng)友就自發(fā)進行了回擊,猛批萬斯“太無知了”,直言“人家現(xiàn)在可比你幸福”。
事實上,不管是咱們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是各具特色的現(xiàn)代城市建設(shè),都足以讓遠道而來的友人沉浸其中。
比如最近到中國旅游的千萬粉絲級別的全球大網(wǎng)紅“甲亢哥”。
這位草根網(wǎng)紅,曾用三年時間踏遍25個國家。
如今來到中國,用“街頭暴走”的方式,讓世界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了中國魅力。
五千萬網(wǎng)友的圍觀,中國知名旅游地打卡,C羅都為之驚嘆。
離開中國前,“甲亢哥”發(fā)了一條動態(tài),他動情表示,“謝謝你,中國。”
當然,類似“甲亢哥”這樣的名人、明星,能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還有不少。
今天皮哥就跟大家聊聊他們。
第一位:阿德里安·布勞迪(美國)
憑借電影《鋼琴家》斬獲最年輕奧斯卡影帝的阿德里安·布勞迪,在不久前現(xiàn)身杭州。
當天,他身穿后背繡有鎏金盤龍的黑色皮衣夾克、戴著墨鏡,與家人一起來到杭州游玩。
用網(wǎng)友的話說,他是懂入鄉(xiāng)隨俗的。
對于中國,阿德里安是有著一份特殊情感的。
幼年時,他就是在美國紐約的唐人街長大,在綜藝節(jié)目中就曾自曝過,自己喜歡四川菜,尤其是火鍋。
因為父親是歷史學家,他從小也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也愛看中國功夫電影。
成為一名演員后,他也多次來到中國拍戲。
2011年,他參演了馮小剛執(zhí)導的《一九四二》,在片中飾演國外戰(zhàn)地記者。
2014年,他又接受成龍的邀請,出演《天降雄獅》里面的大反派。
里面有些戲是需要在敦煌拍攝,彼時的劇組也都是以饅頭為食,原以為他會不習慣。
但沒想到他對此毫無負擔,還告訴劇組人員,自己之前在紐約上學的時候,都會買肉包充饑。
做客《可凡傾聽》時,他甚至表示“一度懷疑自己是中國人”。
其實在之前,阿德里安就已經(jīng)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上海、北京、廣州、山西都去過。
此次來到中國,他算是“故地重游”。
在杭州,他在篆刻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完成了刻有自己名字的葫蘆印章。
對于中國,他坦言表示,“中國的每個符號都像一部史詩。”
而無論是他的穿搭,還是言行,都是一種對文化的認可。
第二位:坎耶·韋斯特(美國)
侃爺是美國歌壇頂級巨星,在中國的知名度很高。
去年來海口舉辦演唱會,3萬張的門票,僅僅三分鐘就被搶光了。
不僅如此,還有二十多萬人愿意在線上等票。
對于他來說,中國算得上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
早在1987年,他就隨著媽媽來到中國,并且還在南京大學的附屬小學上過學。
而在這里,他學到了很多東西,也對中國有了最真實的認識。
對于幼年中國經(jīng)歷對自己的影響,即使成名后,他也毫不避諱。
前幾年疫情全球流行,西方媒體、政客編造出了一套有關(guān)中國的荒唐言論。
侃爺對此公開發(fā)聲,“這不是中國的錯,也不是中國人民的錯。”
而面對特朗普的指責,他直接表示脫粉,甚至表示自己要競選總統(tǒng)。
國外政客在競選時,都打“中國牌”,將中國塑造成美國的威脅。
而他接受美國《福布斯》雜志采訪時,偏偏卻連說了三遍“我愛中國”,還表示“中國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我的想法,給了我如此廣闊的世界觀。”
看得出來,侃爺還是有點正直感在身上的。
尤其是在中國的問題上,他看不慣一些西方人世別有用心地蓄意抹黑。
第三位:裴淳華(英國)
對比上面兩位,裴淳華的“中國情結(jié)”,還要更濃厚些。
她本名羅莎曼德·派克,出生于英國倫敦,23歲就憑借007電影《擇日而亡》名聲大振。
在《消失的愛人》中,她塑造了一位性情古怪的“危險妻子”。
不可否認,她的演技很棒,也很受觀眾喜歡。
對于中國,她是喜歡的。
并且她的家庭也與中國有著不小的淵源。
比如她的父親就取了中國名字尤儒筆,而她的兩個孩子也是以父親的“姓氏”取名,尤子君、尤子原。
至于她的名字姓裴,更像是她英文名中Pike的發(fā)音,后面的兩個字,更像是對她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對自己的一種期盼。
除了這些,在去年她還帶著兒子來到中國參加了漢語橋比賽。
比賽期間,她像一個中國媽媽一般,為兒子應(yīng)援。
賽后,她更是帶著兒子四處游玩,品味中國美食。
在采訪中,她曾坦然表示,“我真的很喜歡中國文化,這個文化非常有趣且充滿魅力。”
第四位:羅格·沃特斯(英國)
沃特斯是英國知名樂隊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核心,被粉絲親切稱為“水爺”。
2022年他受邀上了CNN的一期名為“政治與搖滾”的采訪。
節(jié)目中,主持人就海峽兩岸的局勢,拋出刁鉆問題:“……正在忙著包圍臺灣……”
這句話明顯存在多個錯誤,嚴謹?shù)奈痔厮挂彩且幻胍膊幌肴蹋坏戎鞒秩苏f完,就立刻打斷。
“臺灣本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哪里來的包圍臺灣這一說,如果你不知道,先去多讀點書吧。”
但主持人似乎一直在“挑事”,甚至污蔑中國在違反“民權(quán)”問題名單上排首位。
沃特斯也不慣著,直接反駁道,這份名單是你自創(chuàng)的吧。
更是嘲諷道,“入侵伊拉克并殺死100萬人的不是中國,中國侵略誰了嗎,謀殺誰了嗎?”
這一次,主持人再無力回答,最后采訪也宣告結(jié)束。
不得不說,沃特斯的這次言論在外網(wǎng)上獲得了不少的支持,也讓我們看到了他的清醒。
這里要提一嘴,沃特斯的父親是在戰(zhàn)爭喪生,因此,他對戰(zhàn)爭很是厭惡。
此前,他就多次批判過西方國家的虛偽。
而面對中國的問題,他也是堅持實事求是,讓人敬佩。
第五位:大衛(wèi)·韋斯特(美國)
熟悉NBA的球迷,對于這個名字應(yīng)該不陌生。
他曾是美職籃大前鋒,在多支球隊效力過,也曾跟隨勇士隊兩度奪冠。
在2020年的一次采訪中,他因自己對中美關(guān)系的看法,而被網(wǎng)友追捧,被稱為“人間清醒”。
在這之前,火箭隊的總經(jīng)理在網(wǎng)絡(luò)上發(fā)表了一段有關(guān)中國香港的不當言論。
韋斯特對此表示,對方的說法存有不當,且告訴對方不要被西方的政治宣傳所影響。
在他看來,香港問題是歷史問題,要理解香港問題,就要理解那段殖民歷史,中國人民是堅決反對領(lǐng)土被再次控制。
“別被反華言論牽著走。”
此外,美國的對華策略也是不正確的,妖魔化是沒有出路的,中國已經(jīng)今非昔比。
同時,韋斯特還提到了如今的中美是處在一個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國正在構(gòu)建一個平等的世界關(guān)系,而美國剛好相反,妄圖用武力壓迫是沒有未來的。
對此,韋斯特坦誠地說,中國人對美國的了解要遠比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要深刻。
很顯然,韋斯特對于中國的認知顯然非常透徹且清醒。
不過,諷刺的是,這段采訪雖然被主持人丹尼發(fā)文推送,但之后就不斷被限流。
而由此可見,西方的一些政治宣傳手段著實讓人覺得可笑。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外國人對于中國的印象,一直很刻板。
如今隨著中國的實力今非昔比,國外政客又開始反向扭曲,營造“威脅論”。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國外友人慕名到往中國,傳播自己在中國經(jīng)歷過的一切,那些歪曲言論也不攻自破。
世界萬物,總歸是事實勝于“雄辯”。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安言
?原創(chuàng)丨文章著作權(quán):皮皮電影(pp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