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諾之旅”原來這個動漫也曾被好多漫友視為神作。只不過被埋沒了,以至于如今看到的彈幕都是“有人在么?”“一人獨刷”之類。
“奇諾之旅”的前世今生
《奇諾之旅 the Beautiful World》(日語:キノの旅 -the Beautiful World-)是日本作家時雨澤惠一撰寫的輕小說系列,插畫由黑星紅白繪制。東靈要聊的是A.C.G.T.根據該小說改編的電視動畫作品,是2003版的陳釀,共13集。03年是輕改動畫萌芽階段,一直到06年涼宮之后才掀起的輕改熱潮。
2017年這小說二度動畫化,注意這不是第二季,可以看作是重制的,共12集,有些故事與2003版重疊,可以完全跟動畫前作獨立看待。目前B站上沒找到這個2017版的,等找到了再聊。本篇聊的是2003版的奇諾之旅。
內涵不比蟲師差
能獲得資源重制的,那作品一定會有它的特殊價值,東靈覺得這份價值就是原作中各個故事有很高逼格的內涵。蟲師銀古走到一地幫助當地居民解決一個事情,帶來一番敬天憫人值得回味的好雞湯。奇諾則是旅行到一個奇異的國度,作為一個旁觀者去傾聽觀看別人的故事(偶爾也會出手)。觀眾則作為更高一層的觀察者去看觀察者的旅行故事。這比一般的寓言故事更有嚼頭。觀眾可以只思考故事,亦可以思考觀察者與故事的關系。
東靈看過之后想起和好多動畫設定的關系都和奇諾之旅里的寓言故事所傳達的思想很相似。比如“了解人類痛苦之國”讓我想起了“心理測量者”,“書之國 -沒有寫下來的東西”讓我想起了“圖書館戰爭”和“心理測量者”。“吃人的故事 -我要活下去”讓我想起了“死神”,尸魂界那幫打來打去的死神們,東靈對其中的反派們始終沒什么恨意,看了這個奇諾之旅以后有些明白不恨他們的原因了。可以說奇諾之旅可以看作一部解讀其他動畫的思想指南,這部分以后有機會細聊。
總之,喜歡有內涵動畫的朋友,補補這個番,還是不會浪費時間的。
雖然很有內涵,但她還是被埋沒狀態
說這動畫是冷門神番一點也不為過,被埋沒絕非偶然。
首先它被埋沒不是因為老,03年老么,當年不老的時候它就是被埋沒狀態。
東靈覺得這番被埋沒的原因是它太像《玲音》了,沒聽過這個動畫?那就對了。因為像所以冷,一部更比一部冷。一樣的膠片電影式的畫風,一樣的聽著讓人心情不爽渾身難受的背景音樂,一樣一樣的講著看了之后怎么也高興不起來的故事。都是女主角一人挑大梁的動畫,基本都是面癱中性少女,玲音喜歡玩電腦,奇諾喜歡摩托車。玲音打遍網絡無敵手,奇諾則是個渾身藏刀的槍手,在她的世界基本也是無敵狀態。兩位沒有男盆友(女朋友也沒有)的女王,這種動畫天生就不討好,青春期男女們都對她提不起興趣。能不被埋沒么?我給這姐倆兒起個名字吧——冷門神作動畫雙子星,以后便于記憶。
東靈仔細一查,居然這兩個動畫淵源很深呀。《玲音》(serial experiments lain)的導演是中村隆太郎,他因為在1998年指導了這部內容晦澀的動畫《Lain》而知名。2003年他作為監督參與《奇諾之旅》的制作。這位監督可算是不忘初心,就喜歡冒風險,把商業盈利不放眼里,追求大膽映像演出,怎么看奇諾的風格都和lain很像。仔細看還會發現編劇小中千昭也同樣參加這兩部冷番的制作。良心探索番好搭檔呀,lain讓他們成名,堅持了風格,商業化的元素自然就少,不溫不火實屬正常。
注意,如果打算入這部動畫要預備好茶水咖啡,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來看,這節奏真的會犯困。看圖了,她是奇諾還是玲音。
結尾牢騷:如今真是動畫的好年景,網絡渠道紅似火,內涵番可以提前通過預熱大力宣傳先把熱度提上去,什么什么曠世神作紫羅蘭永恒花園,沖著神作這個標簽也能讓觀眾看下去。看了兩集了我都不知道紫羅蘭永恒花園講的是啥,起碼畫面對得起觀眾,還要接著看。這事要放以前沒有預熱……,呵呵呵,沒準也是埋沒在坑里的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