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開分7.9,兩天后升至8.2分,被網友贊“全員事業腦”的《新聞女王》,講述了以文慧心(佘詩曼 飾)為代表的新聞主播們在職場上博弈的故事。
憑借其緊湊的節奏、緊張刺激的劇情、獨特的人設以及深刻的立意,該劇一經開播便引發了全網熱議。
《新聞女王》由TVB與優酷聯合制作,故事設定圍繞全香港最大的傳媒機構SNK-NEWS展開,劇中的資深主播文慧心直接預定年度“職場狠人”寶座,對使絆子的對手,降維打擊:
“讓我再教你一次,什么叫直播”。
她對有二心的下屬,毫不留情: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麻煩你下次別思考。”
《新聞女王》中,有很多看不見的社會“潛規則”和現實,這也是港劇所具備的共同特點。評論認為,《新聞女王》踩中了港劇的每一個爽點,卻沒有陷入當下港劇創作的窠臼。
劇中罵人的話都與國產職業劇與眾不同:
“你連狗咬人都想象不了,人咬狗的世界不適合你,趁早找個男人嫁了吧”。
有意思的是,這句臺詞在優酷的營銷下迅速出圈,很多女性觀眾討論著,到底是“你活該沒人要”狠毒,還是“找個男人嫁了吧”狠毒?這個話題無論在微博、彈幕還是豆瓣上都引起了廣泛討論。
可以套不同職業的職場宮斗劇?
《新聞女王》講述的是香港競爭最激烈同時也最風光無限的行業之一,新聞業。作為新聞人看這部劇,還是可以看到新聞內核的,這并不是一部可以隨便套不同職業的職場宮斗劇。
每集開篇的新聞格言非常具有專業度,貫穿劇集的人物、情節設置也凝結了新聞行業的精髓。
該劇聚焦了那些涉及社會熱點的突發新聞,在面對車禍、火災、持刀行兇等公共事件時,新聞主播用專業素質和應對能力向觀眾傳遞真相:“我在哪里,哪里就是直播間。”“我相信做新聞的人,是不會被規矩束縛,我只想把真相呈現給大眾。”
在《新聞女王》中,我們也能看到大量對新聞行業的專業性探討。
文慧心和對手梁景仁(馬國明 飾)除了對于個人利益的爭斗,還有對于新聞該偏向于嚴肅性還是娛樂性的分歧。秉承“流量至上”的梁景仁希望靠娛樂化來增加收視率,而文慧心為了保證媒體的公信力,始終堅守新聞的嚴肅性。
這個話題對于當下正面臨新媒體沖擊的新聞行業來說,亦是十分有借鑒價值。
《新聞女王》背后有沒有和TVB相關的原型?
《新聞女王》成功塑造了SNK-NEWS里的人物群像:將制衡之術玩得爐火純青的飛爺(鄧智堅 飾),穩坐幕后觀虎斗的老板方太太(龔慈恩 飾),追求真相不愿卷入職場爭斗的張家妍,初出茅廬的菜鳥記者劉艷(王敏奕 飾)……不少觀眾甚至主動“對號入座”,猜測這些人物在TVB的原型。
對此,曾經“北上”拍攝了《蘭陵王》等熱播作品,又在回歸TVB后打造了《新聞女王》的鐘澍佳再三否認:“沒有原型,相信我,我從很久以前有這個概念到現在都是沒有原型的。而且SNK電視臺的運作和香港很不一樣,會更像韓國、美國、英國的電視臺,他們比較多采用主要團隊做新聞采訪,但在香港不是這樣。”
導演鐘澍佳說,這是一個積累了20年的故事,10年前他還曾找過編劇寫成電影劇本,但一直沒能實現,直到最終拍成了電視劇。“這次我們和新的編劇團隊又做了很多的資料收集,訪問了很多前主播、現主播等等新聞界里不同崗位的人,聽他們說了很多故事。拍攝前,我們還讓所有的演員們做了一些各自角色的資料收集,跟一些不同的新聞主播聊天,因為從生活里面映射人物是更重要的。”
如何平衡職場劇中“爽點”和寫實性?
《新聞女王》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觀眾對新聞業的想象:他們總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抽絲剝繭地挖掘真相。但諸如“記者比警察更早達到車禍現場”“主播和匪幫面對面拍攝”……港劇里的新聞人無所不能?
鐘澍佳直言,電視劇是一個藝術的創作,跟真實的事件是有出入的,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通過戲劇化的改編,使整個節奏和事件更有效地讓觀眾看明白。
看到有一些評論說“為什么記者會比警察救援隊更早到意外現場”,因為有一些記者專門做突發新聞,會散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地方,收到消息以后他們會用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進行報道,所以這個戲劇呈現是真實的。
當然,也有一些真實的事情我們創作的時候需要平衡到底是放大戲劇化還是去側重寫實簡化,讓整個的戲劇節奏保持更快、更爽的感覺。這個是不容易的,但也是必須做到的一個平衡。
有些網友直呼看得過癮,而有網友則覺得有些情節過于夸張。TVB前新聞主播麥詩敏就指出有一幕是新聞播出前30秒,主播站起來以罷播要挾上司,這種屬于夸大現實情節。
也有香港新聞主播指出劇中主播有專人化妝,有人服侍戴耳機,還有用寶馬車來做團體采訪車等過于夸張。
此外,“兩大主播形成不同派系內斗”等情節,還是引發了觀眾的疑問:新聞行業真的充滿勾心斗角嗎?由于劇中香港市場化的傳媒機構和內地宣傳機構體制不同,新聞人職場生態環境也大不相同,但共通的是新聞邏輯和新聞道德。
正如鐘澍佳所言,希望觀眾在觀劇之后能感受到新聞行業的重要性,理解新聞必須堅守的底線,“就像戲里每個人對新聞的真實性、新聞道德都有一定程度的堅守,這個是他們共同會遵守的職業操守。如果新聞根本沒有發生的話,他們不會去虛構,而是通過自己的職業技能,在已經發生的新聞里面去挖掘不同的切入點報道,從而得到自己最想要的一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