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羅盤上居然3000多個字符,內容包羅萬象,背后蘊含不同的意義
電影中“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這句話出自風水典籍《撼龍經》。原文是:“尋龍千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若有千重鎖,定有王侯居此間”文字上稍稍有點區別,但大體意思相似。
對于現在的地理環境工作者來說,羅盤是必不可少的定位工具,根據不同的羅盤種類劃分,字符也有所增加和減少,羅盤上的文字和圖案代表不同的意思,內容豐富深奧,從五行八卦、干支甲子、節氣方位到天文歷法,無不包括在內。羅盤的中心是天池,位于羅盤的中央位置,其內藏有指南針,天心十道是指定盤面上的浮針所指向的讀數紅線與羅盤指針的度數,由此可以確定出坐向方位。

羅盤上的紅色線表示陽,黑色線表示陰,稱為陰陽龍,八宮放射線的顏色也有紅色和黑色之分,也分別代表陽和陰,八卦在羅盤上的位置是按照后天八卦的方位排列的,因此又稱為“后天八卦圖”。
羅盤上面有五行方位、天干地支、四象八卦。簡單的說,古人是把天地分成了24個方向,羅盤一圈是360度,從0到15度是第一重,那么這每一重都包括了什么?根據太陽東升西落,古人得出了東西方位,既然有了東西方位,南北也便有了,這四個方位劃分后,古人又用四象來表示,即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在四個方位的基礎上又插入了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面生八方,再給八方配上了八卦,即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卦象,看似簡單的八個卦象,卻包羅了天地萬物,在平時的使用中,這八個方位就已經足夠,在天文和地理劃分中,又有了方位的變化和劃分,到了八方之后,古人又將10天干、12地支與八卦相結合,創造出了24個方位。將天干中甲乙丙丁庚辛壬癸以五行而分居四方,戊己居中而不取,實際上只有八個天干。八卦中乾艮巽四維卦保留,乾離正對四正卦,用十二地支中子午卯酉取代,而剩下的地支分布在八方。八干四維十二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二十四山。八卦和二十四山相互參照使用,一卦管三山,八個卦就是二十四山,有了二十四山的話再來觀察方位就又不一樣了。
比如說都知道住房要坐北朝南,如果居正南北,也就是在子午線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子山午向,而在修建的時候,住宅朝向都要改動一下偏一點方位,有知道為什么的嗎?話說陽生于子,極于午,陰生于午,極于子,所以普通住宅要偏一點才行。
二十四山并不是羅盤方位的終點,將二十四山的每一山再細分,比如說一山分三分,出了七十二個方位,稱為穿山七十二龍,一山分五分,出一百二十個方位,為一百二十分金,一山分十度,分出二百四十個方位,為二百四十分金,分出來的每個方位再用六十甲子干支來描述,于是便有了現在羅盤上面密密麻麻的字符,而這些都是古人研究天文地理方位留下的瑰寶。#妙筆生花創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