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放三處家不富?這3個地方真別亂擺鞋!
57 2025-07-03
風水寶地
風水學在綜合龍、穴、砂、水、向五大要素之后,尋得一個天地人合一、陰陽平衡、五行相克的地點,就是風水寶地。
一般來說,風水寶地的標準為:后有靠山、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案山、中有明堂、水流曲折,以使墳穴藏風聚氣而令生人納福納財、富貴無比;外洋寬闊能容萬馬,可致后代鵬程萬里、福祿延綿。
而從現代科學的觀點來看,風水寶地其實就是指最適宜人類生存的有機生態環境:靠山是為了擋住冬季北方吹來的寒風;朝向流水就能接收夏季南面吹來的涼風,還利于灌溉、交通、養殖;向陽的朝向,能有效地接受日照;緩坡階梯的地勢能有效避免洪澇災害;周圍有繁茂的植被不僅能保持水土,還能營造良好的小氣候,并為人類提供柴火。
1.良好日照 2.迎納夏季涼風 3.屏擋冬季寒流 4.良好排水排污 5.便于用水與交通 6.保持水土調節氣候
天心十道
天心,是指陰陽宅明堂的中心。天心十道,是風水家為確定方位,以前后左右四應之山對稱交叉為基礎,而在明堂中心劃出的十字,亦簡稱十道。廖在《泄天機·全局入式歌》中有云:“十道要無偏。?”注曰:?“十道者,凡人宅處以十字定之,要四位應對均正無偏,周密不露,然后為天心正穴。?
”所謂四應或者四位,在明宅中,即指前后左右之山。要以對稱為佳,不可有所偏廢。徐善繼在《地理人子須知·穴法》中道:?“天心十道者,前后左右四應之山也。穴法后有蓋山,前有照山,左右兩畔有夾耳之山,謂之四應登對。蓋、照、夾、拱,故以此證穴,不可有一位空缺,凡真穴必有之。點穴之際,須詳審勿使偏脫,否則便為失穴。故左右夾耳之山不可脫前,不可脫后;前后蓋、照之山不可偏左,不可偏右。如十字登對為美。?”如果四應齊整勻稱,拱揖向穴,風水家以為是大貴之象。
劉基的《堪輿漫興》中說:?“天心十道還準識,后靠前親夾耳山,四面有情來照穴。定知有貴拜龍顏。?”在陽宅中,在天井正中畫十字,四應即是四墻,多重院落則于大門內二門外畫十字或最高房院之正中畫十字,然后下羅盤于十字天心,以定二十四山向,定東四、西四宅,看門、主、灶之配合關系,以定吉兇。
龍脈
《陰陽二宅全書·龍說》有云:?“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意思就是說龍脈就是如龍般在大地蜿蜒行走的山脈,龍脈的行走之勢即為形勢,龍脈及其形勢應以起伏、曲折、纏護為吉。
在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見不到山脈,但這里也有龍脈。微地形是在平坦的地勢上仍有細微的起伏,所謂“高一寸為山”?,這些起伏就是龍脈。水流則是龍的血脈,?“低一寸為水”?,只要四面水繞,歸流到一處,就是龍脈的結穴之地。
山祖
山祖是指昆侖山。古人認為,昆侖山在西北極地,不知其遠,綿亙中國五千里,不知其高,高聳入云萬仞余;不知其大,方圓面積數百萬。昆侖介于天地之間,是天地之維柱,為天地之中心,是天帝之下都,天神之所居。因此,它稟賦天地之靈氣,是仙靈勝境。
儒家以為昆侖是黃帝的居所,道家以為它是證道之處,釋家也把它比作傳說中的須彌神山。而在風水師眼中,它則是天地之脊骨,龍脈之源頭。而天下的大山大脈,都是它的支脈。
楊筠松在《疑龍經》中說:?“昆侖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心為巨物,如人骨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四支分出四世界,南北東西為四脈,西北崆峒數萬程,東人三韓陷杏冥,唯有南龍入中國,乃宗孕祖來奇祖。?”
蔡元定在《發微論》中說:?“凡山皆祖昆龍,分枝分脈,愈繁愈細,此萬殊而一本也。?”
水龍
在地勢平坦而多河流穿行的平洋之地以水為龍,即“水龍”?。水脈即為龍之血脈,水行即龍行。正如楊筠松在《疑龍經》中所說的:?“行到平洋莫問蹤,但看水繞是真龍。?”
水龍也有干龍和枝龍的區別,大江大河是干龍,小河溪流為枝龍。水龍結穴的地方,也有眾多的水流纏抱。不過水龍的干龍主要用于行勢,枝龍才是主要的結穴之處。
覓龍
風水學把大地看做一個整體,認為大地中的生氣沿著山脈的走向流動。由于山脈的外形像龍,所以風水學上把山脈叫做“龍”?,把對山脈形態走向的考察過程叫做“覓龍”?。
山脈分為主脈和支脈。主脈叫做“干龍”?,一般指一個地區中最高大的山脈。支脈叫做“支龍”?,是主山脈旁邊的較小山脈。
按照起點到人海的遠近又可以劃分出“祖山”和“少祖山”?。?“祖山”是靠近起點的山脈,?“少祖山”是靠近入海口的山脈。大地的生氣就是沿著山脈依次進行傳遞的。生氣越靠近起點越老,越靠近入海口越嫩。所以尋找風水寶地應去“少祖山”?。
“覓龍”就是去尋找能夠傳遞生氣的山脈的過程。
三大干龍
風水學以南海、長江、黃河、鴨綠江四大水域為界,將中華山脈地勢分為三大部分,稱為三大干龍。北條干龍、中條干龍、南條干龍,皆以昆侖為源頭。其中北干龍經過陰山、賀蘭山,從北京進入遼海,它的枝龍為恒山、太行山、燕山。中干龍經過四川進入中原,最后隨淮水入海,其枝龍為終南山、華山、泰山、嵩山。南干龍經過云南,進入湖南,其枝龍為武陵山、衡山、廬山、天目山。
干龍生氣
從起點到入海,按遠近大小,風水將干龍分為遠祖、老祖、少祖,越靠近起點越老,越靠近海邊就越新。在干龍上,生氣越靠近海邊越旺盛,而很老的山就可能全無生氣。所以要尋找生氣旺盛之地,就要到少祖山去尋找。
另外干龍還分節,起一峰過一峽就是一節,節數的多少與吉福的長久有關系。風水中有“一代風光一節龍”的說法,這是生氣綿延得越長就越旺盛的表現。
察砂
“龍”是指高大的主山脈,而“砂”則是與之相對的主山脈旁邊的小山丘。
風水學把“砂”看做“龍”的衍生物,真正的風水寶地不但要有主山脈,也要有各種小山丘環繞守衛,否則難以聚集生氣。
“察砂”就是對吉地周圍的群山進行考察的過程。
所有“砂”中,最重要的是依據四象命名的“四神砂”?。古人把位于古地左邊的叫做青龍砂,位于吉地右邊的叫做白虎砂,位于吉地前方的叫做朱雀砂,位于吉地后方的叫做玄武砂。
當然,僅僅具備四神砂還不夠,砂的形狀也非常重要,只有外形秀麗端莊的山丘才是吉祥之兆。
入首
入首,指龍脈融氣入穴的形勢與方位,風水中指垣居氣脈之止處,即風水師勘察后發現龍脈到頭止步的地方。如龍脈入首處豐滿圓潤、生氣充盈,是發富發貴的真龍。如龍脈來得遠長,發福也長;如龍脈短,發福也短。
《地理人子須知·龍法》中曾說:?“是則只知以形象定吉兇,不從人首處審慎詳察,差以毫厘,謬以千里,貽害有不可勝言者。?”由此可知,入首方位須與穴局生旺相配:坎龍坐戌,艮龍坐申,震龍坐寅,巽龍坐卯,離龍坐巳,坤龍坐酉,兌龍坐亥,干龍坐子。為犯龍上八煞,其龍變假,輕減富貴,重則破家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