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頭是工地的狠角色,吃喝玩樂、送禮請客、斗智斗勇、有求必應
84 2025-07-03
在我國古代習俗中,人口聚居的地方需要風水建筑物,一般是當地最高的地標,匯聚天地之氣,吸收月之精華。滕王閣坐落于贛水之濱,被古人譽為“水筆”,位于贛江和福州老路交匯處。古人云:“求財去萬壽宮,求福去滕王閣”。被人們認為是吉祥風水建筑。
南昌曾流傳過“藤蔓斷了,切葫蘆,塔葉殘”的古老民歌。藤蔓斷了的藤蔓就是指滕王閣。這意味著,如果滕王閣和繩索金塔倒塌,豫章市的人才和寶物都將消失,城市也將倒塌,再也不能繁榮。可以看到滕王閣在世人心中占據的神圣地位,歷代一切都受到重視和保護。
同時,滕王閣也是古代儲藏經史典籍的地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古代的圖書館。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也多喜歡在此,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鄱陽湖大勝陳友諒后,曾設宴閣上,命諸大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
但是1300多年來,滕王閣飽經滄桑,經歷了無數自然災害和人禍。歷史上,滕王閣曾多次被破壞,最多重建29次。第29次重建于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完成。重建滕王閣,是誰畫的設計圖?答案是中國著名的建筑師梁思成和他的助手莫宗強。
滕王閣在歷史上曾多次重建,最后被軍閥破壞于1926年。直到1942年5月,中國著名建筑師梁思成和他的助手莫宗強在視察南方古建筑時,走過江西,畫了《重建滕王閣計劃草圖》。
抗戰勝利后,步履艱難,時局動蕩,重建滕王閣也未能提上議事日程。到1983年,重建滕王閣籌備委員會成立,1985年奠基,1989年建成。因此,滕王閣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風云,再次屹立于贛江流域。
如今的滕王閣離唐代滕王閣遺址不到100米。
滕王閣主體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它的下半部分是象征古代城墻的12米高的底座,分為兩個等級。底座采用“明三暗七”的形式。從外面看,是3層走廊建筑,內部有7層,即3個明層、3個暗層和屋頂中的設備層。
站在滕王閣,舉目遠望,贛江水向北奔騰,不僅能欣賞晚霞和水日美景,還能盡覽一江兩岸美景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