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理論與開山經典
《葬經》(亦稱《葬書》)作者:東晉郭璞地位:首次系統定義“風水”概念,提出“乘生氣”的核心理論,被譽為“風水文化之宗”,是陰宅風水的奠基之作。內容:強調“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指導如何通過地形選擇聚氣生旺。《黃帝宅經》(《宅經》)作者:托名黃帝,成書于漢代地位:中國最早的陽宅風水典籍,首次將住宅分為“陰宅”與“陽宅”,提出“宅為陰陽樞紐”的核心理念。應用:涵蓋住宅選址、布局與時空協調原則,影響后世陽宅理論。
二、形勢派(巒頭派)核心典籍
《撼龍經》作者:唐代楊筠松地位:形勢派鼻祖代表作,被譽為“中國古代測繪學之最”,詳細解析龍脈(山脈)的尋法與吉兇判斷。實踐價值:指導尋龍點穴,尤其適用于山地地形分析。《雪心賦》作者:唐代卜則巍特點:以簡明詞句闡釋五行生克與地形吉兇,被列為形勢派必讀入門書,適合快速掌握巒頭法要義。《地理人子須知》作者:明代徐善繼、徐善述內容:結合數百幅插圖與真實案例,系統總結形勢派理論與實踐,被稱為“地學圣經”。
三、理氣派與時空運算經典
《催官篇》作者:宋代賴布衣地位:理氣派代表作,融合天文歷法與地理方位,提出“三元九運”時空周期理論,指導官貴與福禍的方位選擇。《青囊經》作者:傳為黃石公,成書于漢代特點:中國首部理氣堪輿經典,奠定“巒頭理氣合一”的哲學框架,雖文字簡奧但涵蓋風水核心理論。《沈氏玄空學》作者:清代沈竹礽應用:玄空飛星派的權威著作,結合羅盤方位與九宮飛星,適用于現代建筑布局的理氣分析。
四、水法與陽宅專項
《水龍經》作者:明末清初蔣大鴻內容:專論水勢形態與吉兇,提出“得水為上”的布局原則,適用于平原地區的水系勘測347。《陽宅十書》作者:明代王君榮特點:陽宅風水集大成之作,涵蓋住宅內外形制、門窗朝向、庭院布局等,提供大量實用禁忌與化解方法。
五、綜合應用與進階典籍
《地理五訣》(清代趙九峰):歸納“龍、穴、砂、水、向”五要素,適合綜合風水分析8。《發微論》(宋代蔡元定):從辯證角度解析風水理論,被稱作風水“心經”,需一定基礎研讀。
古籍選擇建議
入門:優先閱讀《黃帝宅經》《雪心賦》,掌握基礎理論與巒頭法。實踐:結合《撼龍經》《陽宅十書》,分場景應用山地與住宅風水。深化:理氣派需精研《催官篇》《沈氏玄空學》,輔以羅盤工具書如《中國羅盤49層詳解》。
這些古籍不僅承載了中國傳統哲學與地理智慧,更通過實證案例影響至今。現代研究可參考王其亨《風水理論研究》等著作,結合科學視角重新詮釋其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