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涼席價格不菲 噱頭大于其功能性
195 2025-07-02
第一次買房,站在售樓處的戶型圖前,你是不是也對著“橫廳”“豎廳”兩個詞犯過懵?
銷售說橫廳大氣通透,長輩說豎廳踏實私密,到底聽誰的?
最近刷到太多年輕人糾結這個問題,今天咱們就掰開了揉碎了聊——橫廳豎廳的真實優缺點,到底怎么選才不后悔?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先得明白倆關鍵詞:開間和進深。
簡單說,開間是客廳左右的寬度,進深是前后的長度。
如果開間比進深大,就是橫廳;反過來開間小、進深大,就是豎廳。
聽起來抽象?
舉個例子:你家客廳要是能把沙發、茶幾、電視墻排成一排,還能留出餐廳的位置,那大概率是橫廳;要是得先穿過走廊才能到餐廳,或者客廳和餐廳被過道隔開,那就是豎廳。
這兩年橫廳火到什么程度?
去售樓處轉一圈,120平以上的戶型幾乎全是橫廳。
為啥?
因為它確實“能打”。
首先是“亮堂”。
橫廳的開間大,窗戶能做得更寬,采光面幾乎能覆蓋整個客廳和餐廳。
我朋友去年買了套140平的橫廳,裝修時把陽臺打通,早上8點陽光能從南窗直照到北墻,連客廳角落都亮堂堂的。
夏天開著南北窗,穿堂風呼呼的,空調都省了不少。
其次是“不浪費空間”。
豎廳常見的長走廊,在橫廳里根本不存在——客廳和餐廳連在一起,從廚房端菜到餐桌不用繞路,孩子在客廳跑跳也不怕撞墻。
我表姐家100平的豎廳,光走廊就占了5平;同事家120平的橫廳,同樣面積卻能放下大餐桌和沙發,空間利用率高了不止一星半點。
不過橫廳也有“硬傷”。首當其沖是隱私差:客廳聊天,臥室里的動靜聽得一清二楚。我鄰居家老人住橫廳,說“孫子在客廳看動畫片,我在臥室戴耳機都能聽見”;還有小戶型橫廳,房間門全對著客廳,換個衣服都得拉窗簾。
另外,橫廳裝修成本高——大空間得配大沙發、大茶幾,燈光得分層設計,100平的橫廳裝修比同面積豎廳多花2萬是常事。
相比橫廳的“網紅體質”,豎廳更像“老大哥”——傳統但可靠。
最大的優勢是“私密”。豎廳的客廳、餐廳、臥室各有分區,客廳聊天不會吵到臥室休息,老人起夜上廁所也不用穿過客廳。我爸媽住了20年的豎廳,至今念叨“還是這種布局舒服,各干各的不打擾”。
其次是“風水友好”。老一輩人講究“沙發背后有靠山”,豎廳的沙發能緊貼墻面,符合傳統風水里“有依靠”的說法。有風水師朋友說,橫廳沙發如果不靠墻,確實容易讓人感覺“沒著落”,尤其對在意風水的家庭來說,這是道坎兒。
但豎廳的缺點也明顯。
首先是“暗”:進深大的豎廳,離窗戶遠的位置采光差,我家老房子的豎廳,下午4點就得開燈;其次是“繞”:從廚房到餐廳得經過走廊,家里來客人端菜都得“跨欄”過茶幾,住久了真覺得麻煩。
說了這么多,關鍵還是“看需求”。
年輕人、大家庭選橫廳:如果家里有娃愛跑跳,或者喜歡叫朋友來聚餐,橫廳的開闊感能讓生活更熱鬧。
但記住,橫廳至少得120平以上才舒服,100平以下的橫廳容易顯擁擠,慎選!
老人、注重隱私選豎廳:如果家里有老人習慣安靜,或者你睡覺輕怕吵,豎廳的分區設計更能保證生活質量。
預算有限的話,豎廳裝修成本低,沙發、茶幾選常規尺寸就行,更省銀子。
風水黨、傳統派看細節:在意風水的話,豎廳優先;但橫廳也能補救——比如在沙發后加個隔斷柜,既解決“沒靠山”的問題,還能當餐邊柜用,實用又討巧。
其實橫廳豎廳沒有絕對的好壞,就像有人愛喝奶茶有人愛喝茶,關鍵是“適合自己”。買房時別被“網紅”標簽帶偏,多想想:你家平時幾個人住?喜歡熱鬧還是安靜?裝修預算有多少?想清楚這些,再對著戶型圖比劃比劃,答案自然就出來了。畢竟,房子是用來過日子的,舒服,比“看起來高級”重要一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