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搬家四不帶,日子長安寧”,很多人不懂,難怪日子過不好
187 2025-07-05
在我的老家,大年初一開門,稱之為“開財門”。
不管遇到誰,說句“恭喜發財”,誰都開心。
可是,如何才能增加財氣呢?不是一句話吉利的話,就夠了。
還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改變家庭。
具體來說,一個家庭最好的財氣,在以下幾扇門里。
01
開遠門,外出求財。
俗話說:“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
對于這一句俗語,70后的一代人,是深有體會的。
70后,多半出生在農村,祖祖輩輩都種地。到了父母這一代,窮困的特征,特別明顯。
很多父母,起早貪黑種地,都沒有辦法湊齊兒女的學費。
迫不得已,兒女們只能讀完初中,頭也不回地去打工,也許路費都是借來的。
一開始,我們覺得背井離鄉,太難了。但是到了四五十歲,發現自己在外地,有了一份工作,也買了房子,這就安定下來了。
我們的下一代也可以在城里讀書,不要翻山越嶺去上學。
很多家庭,也出現了大學生,以后的日子更加紅火。
有人說:“老家的階層已經固化了,你是沒有辦法打破的?!?/p>
事實上,老家的山水很美,但是沒有適合你發展的條件。交通閉塞,主要的資源早已被人占據了。
看我們的同齡人,很多在東莞、深圳、廣州、上海發展,他們和老家的關系,越來越淡薄。尤其是父母過世后,也許不會回老家過年了。
于是乎我們總結自己的人生:家貧走他鄉,富貴不還鄉。
一個家庭,在過年的時候,就打開遠門,就是逼著年輕人外出謀生,早一點謀劃來年的工作和生活,不要以為待在家就是福氣。
其實,開遠門,還有另一種意思: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誰家都不要今朝有酒今朝醉。過年過節,都吃吃喝喝,這不是好日子。
考慮家庭的百年大計,看今年如何推進一步,這就對了。
父母高瞻遠矚,努力供養孩子讀書,去大學;兒女們有了好的工作,又結婚生子,安排下一代。這樣,財富在幾代人之間累積,財源在每一代都有發展,子子孫孫都富貴。
02
開矮門,低頭納財。
有一個實驗。
密執安大學教授卡爾·韋克,把一群蜜蜂,一群蒼蠅,裝在兩個玻璃瓶里。
一個瓶子放倒,瓶底對著窗戶外面。蜜蜂試圖逃出去,卻一直朝著有光的地方,無法逃脫。
另一個瓶子,也同樣放著,但是蒼蠅一頓亂飛,很快發現出口,就逃離了。
原來,蜜蜂經驗豐富,堅定認為有光的地方,就是出口;蒼蠅沒有經驗,就亂飛。
這就是“蜜蜂效應”——意思是說,你自認為經驗豐富,其實是作繭自縛。
還看過一個故事。
有人問蘇格拉底,天有多高。
蘇格拉底說:“三尺?!?/p>
那人反駁:“人有四五尺,天三尺,還怎么過日子?”
蘇格拉底微笑著說:“所以,身高三尺以上的人,常常向天地低頭啊?!?/span>
不得不說,一個人把自己抬高,以為是智者,反而進入了思維的囚牢;一個人降低自己,總是不滿足當下的學問,就處處可以打開思維。
簡而言之,就是謙虛使人進步。
不管你的家庭多富有,多有地位,都堅持低頭,努力學習,那求財的方法,更加豐富,得到的幫助更多。
新年一開始,每天一大早,就讀一讀書,學一學別人的致富經,無不裨益。
很多人把財富比喻成流水。誰能夠降低姿態,水就流向誰。智慧,也是如此。
一個人,低頭的時候,不是因為難過,而是成熟。就像谷子,低頭的時候,就可以收獲了,擁有了財富。
財神來了,你卻把手舉高,擺出不屑一顧的樣子,財神也會走開。你要謙卑地和財神握手才對。
03
開善門,厚德載財。
很多家庭,不是沒有財富,而是得到財富之后,守不住。
正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
從富不過三代的經驗看,父母有錢了,子女就不學無術,從而敗家。長期富足的家庭,一代更比一代強。
強,不是爭強好勝,而是德行更多。
在東漢末年,有一個叫鄭玄的小伙子,從小就外出游學,其才學得到當時的名流的欣賞。
他四十多歲的時候,回到家鄉高密縣。以教書為生,學徒相隨達數百人。
當年,黃巾軍起義,到了高密縣,聽說這里就是鄭玄的家鄉,立馬就下令,不得騷擾。鄭玄的家業,得到很好的保護。
作為一個家庭,每個人都能夠帶著一顆善心,財富就一直可以保住。
兒女善待父母,弘揚孝道;家人善待鄰居,相安無事;家人積極行善,家庭就德高望重,令人敬仰。
因為善良,所有的不義之財,都不去沾染,從而免去了禍害。
當家庭大善的時候,不管開店,還是開公司,都有很多人來投奔,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可以是,眾人在得利的時候,也保護了一個家庭。
04
《管子·牧民》中說:“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p>
根據天地運行的規則,去耕種,風調雨順之下,谷倉會盈滿。
根據時代的特點去打拼,順風順水,理想會變得豐滿。
發財是每一個家庭的愿望,但不能苛求,而是順勢打開家門,創造財運。
如果你家現在很窮,也不要擔憂,只要方向對了,朝著陽光出發,那也有“東門不開西門開”的驚喜。
愿新的一年,風水輪流轉,財神到我家。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