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風水師揭秘:客廳布置的幾個關鍵要點,關乎家運興衰
163 2025-07-05
文 | 牧柔
十點簽約作者
人這一生,無非三件事:說話,做事和做人。
曾國藩曾說:“話要軟著說,事要硬著做。”
說話太硬,容易碰壁;做事過軟,滿腹委屈;而做人不穩(wěn),滿盤皆輸。
余生,唯有剛?cè)岬卯敚侥芟嗟靡嬲谩?/span>
說話要軟
《紅樓夢》中,晴雯長相好,辦事能干,是賈府眾多丫環(huán)里最完美的一個,卻因牙尖嘴利,樹敵無數(shù)。
襲人曾評價晴雯“她說話夾槍帶棒”,平兒更是形容她是“爆碳”。
有一次,晴雯摔壞了扇子,寶玉只是說了她幾句,她就反唇相譏,襲人好心幫著勸解,晴雯連諷帶刺地回敬了襲人:
“自古以來,就是你一個人服侍爺?shù)模惴痰暮茫騼翰虐ち烁C心腳。”
襲人勸她出去散散心,晴雯愈發(fā)變本加厲:“別教我替你們害臊了!便是你們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兒,也瞞不過我去。”
一席話尖酸刻薄,懟得襲人面露難色,無言以對;賈寶玉也甚為惱火,恨不得把晴雯趕出去。
還有一次,王善保家的搜查大觀園,晴雯怒氣沖天,不僅把箱子倒了個底朝天,還暗諷她是“有頭有臉的大管事太太”,讓她顏面盡失。
王善保家的自此心存芥蒂,趁著繡香囊事件,向王夫人進讒言。
王夫人聽罷大為不滿,在晴雯病重之際,毫不留情地將她趕出了賈府。
《荀子》曰:“與人善言,暖于布帛;傷人之言,深于矛戟。”
說話柔軟,讓人感覺比布帛還要溫暖;而惡語傷人,比用長矛利戟刺人還要嚴重。
晴雯正是吃虧在說話刻薄,不顧及他人感受上,最終她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鬼谷子曾云:“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言辭生硬,險象環(huán)生;言語溫柔,關系不愁。
易烊千璽在上蔡康永的節(jié)目時曾犯了一個錯誤:他給蔡康永送了一張專輯,可是寫祝福語時卻不小心把 “康”字寫錯了。
雖然事后他趕緊發(fā)微博道歉,并“罰抄錯別字100遍”,但還是在網(wǎng)上引來大片嘲罵。
隨后,蔡康永轉(zhuǎn)發(fā)此微博,并回應稱:“易烊千璽同學,我也常寫錯字,請千萬不要放在心上。筆劃正確的人很多,但真正值得珍重的,是寫字者的心意。”
一番話寬容大度,溫情脈脈。
此微博曝光后,網(wǎng)友紛紛為蔡康永點贊,夸他“是一個真正內(nèi)心溫和并且懂得說話之道的人”,對易烊千璽的攻擊也大幅減少。
一個真正內(nèi)心柔軟的人,出言有尺,能夠?qū)⑿谋刃模萍杭叭恕?/strong>
他們不會逞一時口舌之快, 出口傷人,只圖自己痛快。
溫言軟語的背后,折射的是他們內(nèi)心的風度和涵養(yǎng)。
做事要硬
畫家齊白石曾有過一段這樣的經(jīng)歷。
齊白石因畫畫出名后,上門求畫的人絡繹不絕。
有一次,有位李居士登門求畫,齊白石欣然提筆為對方畫了一幅《枇杷熟了》。
對方拿到畫后連連稱謝,卻絲毫不提費用,把一切當做理所當然。
齊白石雖然心生不悅,但礙于面子,悶不吭聲。
誰知道,一年后,對方又找上門來求畫,這次還特地指定要給他畫一條大鯉魚。
齊白石大為不滿,自己好心好意,對方卻不知好歹。
于是他在畫作上大揮筆墨,洋洋灑灑地添了一首詩:
去年相見卻求畫,今日相求又畫魚。
致意故人李居士,題詩便是絕交書。
李居士看到這首詩后,頓時臉紅耳赤,再也沒來向齊白石求畫了。
齊白石恍然大悟:原來只有自己及時亮清底線,才不會被人當成“軟柿子”。
還有無數(shù)個絡繹不絕的“李居士”,如果自己都免費,不但會浪費大量寶貴時間,生活也會窮困潦倒。
于是,齊白石果斷在客廳里掛了一張價目表,并注明: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
曾在知乎看到一個提問:“有哪些道理后悔沒有早點知道?”
點贊最高的回答是:“酒喝六分醉,飯吃七分飽,永遠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你越是對一個人好,他越不拿你當回事;你越是無底線地付出,他越會變本加厲地索取。
這世間的許多好事變成了壞事,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做事太軟。
與其一味忍讓,不妨硬氣一點,亮出自己態(tài)度。
該拒絕時就拒絕,該生氣時就生氣,別委屈自己,別助長對方氣焰。
畢竟,只有保持不被別人隨意拿捏的立場,才能在任何時候擁有自己的主場。
做人要穩(wěn)
三國時期,蜀魏相爭。
五丈原一戰(zhàn)中,蜀軍遠道而來,但是偏偏糧草運輸不便,諸葛亮也疾病纏身。他深知戰(zhàn)事久拖不利,急于速戰(zhàn)速決。
他派大量士兵到敵軍前方宣戰(zhàn),氣勢磅礴的隊伍浩浩蕩蕩,氣焰囂張。
可是司馬懿卻識破了這點,任憑蜀軍在陣前叫罵,他淡然一笑,只管氣定神閑地緊閉營門,營內(nèi)士兵同樣紋絲不動。
諸葛亮見司馬懿不接招,氣得牙癢癢,又生一計,他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人的裙衫,還特地捎上了一封信說:
“司馬懿,你如果還算個男人的話,就盡早和我一決雌雄!”
他心想這回司馬懿總該被“激將法”逼出來,哪曾想,司馬懿不但巋然不動,還恬不知恥地把他送來的裙衫穿在了身上。
隨后司馬懿堂而皇之地跑到在兩軍陣前,旁若無人地搔首弄姿,并帶著嘲諷的口氣念起了諸葛亮的《出師表》,并客氣地要使者轉(zhuǎn)告諸葛亮不要“食少事煩”。
諸葛亮氣急敗壞地看著司馬懿的表演,聽完使者的匯報后,又氣又惱,隨即病情惡化。
蜀魏兩軍對峙百日,最后以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死軍中而告一段落。
蜀軍不戰(zhàn)而退,司馬懿不費吹灰之力,就除掉了平生最大的勁敵。
無論你有多么得天獨厚的運氣,若不能在關鍵時刻沉住氣,很容易就功虧一簣。
清朝三代帝師翁同龢曾寫過一副對聯(lián):“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慌張的人,一點風吹草動就會自亂陣腳,將所有努力付諸東流。
而沉穩(wěn)的人,哪怕再多意外,也會扭轉(zhuǎn)乾坤。
曾國藩曾言:“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
做人要穩(wěn),不慌張,定能應對萬難;
摒棄雜亂,沉住氣,方能笑到最后。
有人說:“一個人所有的春風得意、貴人相助,都必有來路;而所謂的懷才不遇、遇人不淑,也必有出處。”
這世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好運,也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有人能力出眾,卻因剛?cè)犷嵉梗瑥纳巾數(shù)构鹊祝挥腥速Y質(zhì)平平,卻因剛?cè)嵯酀瑥牧蹲叩交鳌?/span>
水滴石穿,以柔克剛,說話當似水,且緩且柔;
劍鋒千仞,銳不可當 ,做事應似劍,伶俐果決;
巍峨不動,綿延千里,做人該如山,沉穩(wěn)有力。
為人處世,唯有軟硬兼施,你的人生之路,方能風正一帆懸。
作者 | 牧柔,公眾號:柔柔碎碎念(ID:lovemr106)。
圖片 | 視覺中國、網(wǎng)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