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龜推薦!這5種寓意長壽招財
106 2025-07-05
《易經》被譽為大道之源,諸經之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綱。但較真地說,中華文化的源頭不是《易經》,而是在文字出現之前中華民族探索世界的《河圖洛書》。
上古伏羲氏時期,黃河中浮現一匹龍馬,身上旋毛變成“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的圖形,這就是河圖,伏羲氏由此畫出八卦。
大禹治水的時候,洛河中爬出一只烏龜,神龜背上長有紋、圈、點,自列成組,這就是“洛書”。
由于年代過于久遠,古今無數學者想揭開河圖洛書到底表達了什么,以及其真實用途,卻一直未能解開。隨著歲月的流逝,河圖洛書越來越神秘,被稱為“無字天書”,遂成為千古之謎。上世紀九十年代,江蘇學者劉正英逼迫自己“回到”沒有文字的上古社會,根據先民的表達條件與社會生產的需要,對河圖洛書提出了一種合理的解釋,并榮獲中國藝術研究院成果獎。
一萬多年前的粟(小米),發現于北京門頭溝區的東胡林,是北京大學和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同挖出來的。
一萬多年前的水稻,發現于湖南道縣玉蟾巖。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巖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之后,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早在八九千年前,先民就已經開始了較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這時就出現了一個很難解釋的問題:想要進行農業生產,前提是至少需要掌握粗糙的歷法,以確定播種時間,而要掌握一定的歷法知識,就必須進行長期的觀察,然后加以歸納總結,這可能需要幾百年時間的積累,那么在沒有文字的時代,古人如何記載觀察數據,確立歷法之后又如何記載的春夏秋冬呢?
與此同時,無論狩獵還是農耕或其他活動,還面臨一個方向的問題,沒有文字的時代,古人又是如何記載東南西北的呢?
考慮到河圖洛書在上古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劉正英判斷河圖洛書或許與這些問題息息相關。
《周易·系辭》云:“上古結繩而治”。
《春秋左傳集解》云:“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揚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上古沒有文字,想要記錄一些大事,采用的是結繩記事的方式,輔以語言與圖畫。比如,與某部落交易了五只羊,古人會在繩子上做一個代表五的標記,然后在旁邊畫羊的圖形或共同認可的某個東西代表羊,這樣其他人就能讀懂結繩代表的意思了。但問題在于,某部落的方位或交易地點、交易時間、交易數量等關鍵信息如何在結繩上體現呢?
以現代人的思維無疑難以想象,劉正英強迫自己“回到”沒有文字的時代,以結繩記事的思維去模擬先民活動。
其一,以先民部落所在位置為中心點,畫一個代表部落活動范圍的圓。
其二,從中心點向外輻射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就得到代表東南西北的四個點。
太陽多數在南方,以南代表陽,相反的北則代表陰。由于太陽在天上,可以用南代表天,相反的北代表地。由此,日蝕可能是用南、天來表達,地震可能是用北、地來表達。
由于南方熱、北方冷,因此東南西北可以與春夏秋冬相互對應,即南代表夏天,北代表冬天,東代表春天,西代表秋天。
其三,再從中心點輻射出四條線,代表東南、西北、東北、西南,由此又得到四個點。
東南西北與東南、西北、東北、西南,一共出現了八個點,再加上中心點,就形成了九個點。然后,用1—9的數字與這九個點對應,即為北(一)、南(九)、東(三)、西(七)、西南(二)、東北(八)、東南(四)、西北(六)、中心(五)。于是,數字就與方向、季節、事物一一對應起來,也就是說數字可以表達時間、數量、方位的信息,上古先民只要看到相應的結繩,就會明白其所表達的意思了。
模擬實驗做完之后,劉正英發現結繩記事所用的圖與河圖、洛書、八卦圖的方位極為相似,兩者之間應該存在聯系。
為了驗證結論,劉正英進行了考古驗證。1952年,在陜西省西安市浐河東岸半坡村,考古發現距今6000-6700多年歷史的“半坡遺址”,其中出土了30個刻符,40多年來一直沒人能夠識別,劉正英根據結繩記事的結論與考古發現,發現這些符號都是象形數字,可以分為兩套、都代表1—9數字,其中一套就是利用與河圖、洛書中的“五”象形方法創造出來的。
從文字產生邏輯來說,先民首先使用結繩記事,然后在此基礎上發明1-9的象形數字,不太可能直接一步跨入文字階段。考古發現,上古遺址中的很多刻符,就是數字符號,比如距今超過5000年的青墩刻符,被不少學者認為是一種數字,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號。
最終,劉正英認為:在文字產生之前,河圖洛書與八卦圖相配合,是作為結繩記事的工具書。
劉正英對河圖洛書解釋是否正確,如今很難說得清楚,因為有一個基本前提,即河圖洛書早已失傳,今版河圖洛書是宋朝人研究《周易》時流傳出來的。也就是說,今版河圖洛書是不是古史記載的河圖洛書都無法確認,劉正英的研究結論自然就缺乏百分百正確的基礎。
筆者認為,盡管無法確認其結論是否正確,但河圖洛書絕不是一本窺視天機、可以判斷生死興衰的神秘之書,上古先民是人不是神,所作所為有跡可循,本質上都是為了生存與發展,河圖洛書應與農耕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劉正英研究河圖洛書的思路應該是正確的。
與河圖洛書一樣,漢字起源等問題之所以難以揭開真相,根本原因在于時代變化太大,后人無法真正“回到”上古時代,無法理解當時的先民生產生活情況。因此,想要探索河圖洛書、八卦圖、漢字起源等話題,可能需要像劉正英一樣“回到”上古時代,以先民的思維方式去思考才有可能找到真相。
參考資料:《解河圖、洛書與八卦圖——劉正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