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6年,自稱閱片4000部的地產大佬姜紅宇有一個夢想,拍一部中國人的史詩大片。
用《阿凡達》級別的特效團隊,搞一個融合東西方神話元素的海底大制作,片名《人魚帝國》。
電影要“中美合拍”,投資金額從5000萬一路飆升到1.3億美金。
導演得請他的偶像斯皮爾伯格,或至少是彼得·杰克遜這種級別,藝謀、凱歌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女主角曾在莫妮卡·貝魯奇和莎朗·斯通之間痛苦抉擇,后者在開拍前因大嘴巴被劇組單方面“除名”。
中國人魚公主的人選,當時媒體報道舒淇和劉亦菲都爭著想演。
后來卻被名不見經傳的女孩施艷飛(現改名施予斐)拿到。
你說巧不巧,她當時還是姜紅宇的女朋友。
憑《仙劍奇俠傳3》中的“雪見”剛火起來的楊冪,在片中只能演個配角,那年她才24歲(電影2010年開機)。
在該片的豆瓣頁面上赫然寫著“2028年上映”,那時大冪冪42歲,她的女兒都在讀初中了。
另外演員表上還有蘇有朋的名字。
然而,稍微熟悉本片幕后故事的朋友都知道,這部“神片”基本上映無望。
用本片導演勞倫斯(中途不歡而散)的話來形容,“這部電影就是shit、shit!”
這部血虧1.3億美金,前后換了4個導演,丟人丟到國外的中國電影,究竟經歷了什么?
01、 地產大佬的電影夢
成龍大哥近年來的電影有一些賠錢了,但為什么還有無數資方大佬排著隊給他投錢?
事情的本質是,能跟成龍一起拍電影,這相當于在投資門票,讓一個富豪有機會躋身中國最頂級的商圈。
20年前的姜紅宇,則有著相對“樸素”的電影夢。
從制片、導演、劇本到選角,他事必躬親。
在2007年秋天,他首次碰到好萊塢的廣告導演勞倫斯時,他都不愿意正眼瞧對方。
同樣熱愛斯皮爾伯格和《奪寶奇兵》,是他們為數不多的共同點。
勞倫斯為愛發電拍過一部叫《印第安納瓊斯》的粉絲向電影,白干仨月沒錢拿那種。
姜紅宇的第一人選是拍出過《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的老導演厄文·克什納,老頭當時年逾八十。
克什納對劇本提出意見,認為故事發生在現代才有意義。
主角尋找替代能源時意外發現海底王國,這樣觀眾更容易接受。
姜紅宇對于親自參與寫下的劇本信心滿滿,直接拒絕了這個建議。
于是,克什納憤而退出。
坊間亦有傳聞是健康原因,畢竟老爺子在3年后就駕鶴西去。
第二人選是法國導演皮托夫,他的代表作是哈莉·貝瑞版《貓女》,一部爛片。
就算導演水平不怎么樣,他也看不上姜紅宇的劇本,不過看在年薪40萬美金的份上,他愿意試試。
他在北京呆了12個月,期間經歷過無數次劇本修改和討論,終于得出“整個項目就是胡搞”,買機票回家了。
姜紅宇這才回頭想起他的影迷朋友勞倫斯,何不給這個中年人一次機會。
他們說不定能一起拍出能媲美《指環王》的經典。
02、 混亂的片場,美國打工人的“血淚史”
據說當年在姜紅宇的辦公室里,有兩個惹眼的倒計時。
距離莫妮卡·貝魯奇進組還有多少天,距離影片參加戛納影展還有多少天。
莫妮卡·貝魯奇最終還是沒來。
取而代之的是歐嘉·柯瑞蘭蔻,《007:量子危機》里的“邦女郎”。
據傳片酬100萬美金,飾演人魚女王,也是本片最大牌的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前上映的爛片《獵狐行動》里看到了她的身影。
這也算是變相彌補了這部“中美合拍”大片一直不能上映的“遺憾”。
2010年,躊躇滿志的導演勞倫斯來到片場,準備拍下他人生第一個大片的鏡頭。
等待他的是一場荒誕的鬧劇。
原本需要500個人的戲,當天只有20個外國群演出現。
部分有可能來自劇組在豆瓣的招聘:尋找在中國的外國人,歐洲人和美國人優先,男子要求身高1米8以上,月薪8000。
拍沙灘戲時能看到遠處的度假酒店,勞倫斯開了句玩笑說有面墻擋著點就好了。
幾天后,劇組還真的為他建了一堵墻。
劇組搭建海底地牢的場景,走廊新刷的油漆讓他懷疑人生,哥們形容這就好比在“教會里修健身房”。
演員波利茨能成為“天選男主”可謂感恩戴德,哪怕他的造型就像是一碗泡面扣在頭上,他都任勞任怨。
后來劇組人員頻繁變動,他都很配合(2014年還積極配合本片的補拍)。
演員的服裝質量太差,就像是廉價的芭比娃娃身上穿的,為了粘衣服用的膠水上邊寫著“不可接觸皮膚”。
美國演員馬克斯·莫萊恩來中國前是個標準的小胖子,因為劇組伙食太差,一段時間后他居然瘦了下來。
為此他不得不求助美國的母親,給他郵寄一些愛吃的魚罐頭來改善伙食。
最令外籍演員不能忍受的是,劇組在沒有安全措施的巖洞拍戲,曾發生過巖石砸壞打光燈的情況。
很多演員每天化妝要用4個小時,可是實拍時也就拍幾分鐘,甚至有時候無戲可拍。
有外籍演員想要退出不干,劇組便“威脅”他們,說要找警察查他們的護照,還要起訴他們違約。
劇組長期的混亂讓女演員伊蓮娜不堪忍受,在導演勞倫斯的幫助下,趁著劇組開會,她和男朋友跳窗逃跑了。
為什么導演這么好心,因為幾周后他的合約就到期了,哥們也要跑。
不久后,劇組的攝影師饒小兵介紹朋友邁克爾·弗蘭奇接替導演工作。
這哥們有豐富的中國拍片經驗,看完劇本立即決定改變方向,按喜劇拍。
姜紅宇喜歡來現場監督導演工作,并對演員的表演提出意見。
其中有一場戲他要求演“蛤蠣國王”的演員要使用莎翁的戲劇風格。
導演立即照辦,并在老板滿意地離開后又重新拍了一遍正常的。
他吩咐現場演員,再有類似情況,就按今天這么來。
兩個月后弗蘭奇合約到期,姜紅宇對他的導演工作很滿意。
希望他能加班把片子拍得更好,被弗蘭奇禮貌地拒絕了。
弗蘭奇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劇組,就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
最后一位到來的導演是斯科特·米勒,他父親是小有名氣的體育紀錄片導演。
年輕的米勒顯然沒受過太多社會毒打,在這個混亂的劇組算是勉強堅持到了最后,陪著他的還有男主角波利茨。
說是最后也并不嚴謹,因為很有可能這部片子根本就沒拍完,因為嚴重的欠薪問題。
就像是那個餓瘦了的小胖子離開中國時,只帶走了一張3萬美元的欠條。
03、故事的尾聲:從震驚世界的宣發到5毛特效
電影最早計劃在2011年上映,可是直到2012年才發布了首支預告片。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筆者只能說就算李安看了,同樣會大受震撼。
曾有記者問導演弗蘭奇,本片是否能撼動《阿凡達》的地位。
他很謙虛地說,“我不喜歡比較,但《人魚帝國》肯定能得奧斯卡的化妝獎?!?/p>
這玩意兒怎么說呢,比島國電影的宣傳海報還“照騙”,特效說它是5毛都多了。
所謂的阿凡達級別特效團隊,實際上就請了一個參與過阿凡達3D化的特效師。
電影的特效還不如86版《西游記》。
片子若真上了,《逐夢演藝圈》的導演畢志飛得給姜紅宇磕一個,這中國電影的地板磚終于換人了。
后來被媒體曝光,所謂的“中美合拍”根本就是姜紅宇的一場騙局。
美國的公司是他注冊的空殼,用來跟自己玩。
2014年,為了“搶救”這部片子,波利茨回到中國參與補拍,據他回憶,當時劇組的人他都不認識。
有關這部電影的最后一條新聞很“魔幻”。
2016年,電影出現在一個眾籌網站(目標是100萬人民幣),只要花300塊,你的名字就能出現在片尾的致謝名單。
四個月后,熱愛電影的姜紅宇只籌到了兩萬塊。
于是,便沒有然后了。
總結
好萊塢在諷刺這位中國土豪拍電影的故事時,也對他心生同情。
認為他身上有一種悲涼的味道,稱他的這部電影是“特殊時代孕育的巨型怪胎”。
當然,姜紅宇想必不會同意。
他曾篤定:“整個世界還從未見過像這樣的電影?!?/p>
不過事實是,從2010年開機算起,15年過去了,這部曾號稱中國影史“最貴又難看的電影”。
世界上依然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發行。(撰文:木未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