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微短劇的出海生意,再度發生變化。
根據近期統計,多款免費短劇產品正在快速覆蓋海外市場,和既有的付費產品展開激烈競爭。而且這些國產APP早已從曾經聚焦美國市場的生意走出來,進一步擴展到印尼、巴西、美國、墨西哥、印度、菲律賓、泰國、日本、哥倫比亞、韓國等全球市場。
根據DataEye數據,截至 2025 年 3 月,海外短劇市場投放 APP 數量已達 237 款。相較于 2025 年 2 月的 231 款,環比增長 2.6%;與 2024 年 3 月相比,更是同比激增近 4 倍。
而競爭的激烈之處在于,在這些微短劇覆蓋的海外市場,每個國家殺出來的榜一都不相同。
昆侖萬維旗下的DramaWave在4月12日登頂韓國Google Play娛樂榜,還超越了Netflix;Kennedy旗下的Rapid TV拿下墨西哥第一;巴西市場冠軍則是Crazy Popcorn;在東南亞這一出海重鎮,JianZhouTech的Micro Drama是2月印尼市場月活第一。
在國內制造了紅果短劇熱潮的字節跳動,正在進一步試圖打造“海外版紅果”。
去年11月,字節跳動旗下產品Melolo上線東南亞,目前已經覆蓋30多個國家及地區,月活已越過67萬,環比增長193%,3月下載量超230萬,近七成下載來自東南亞人口第一大國印尼,余下市場為越南、泰國和菲律賓。
另一款在日本上線的名為PikoShow的付費短劇App,隸屬于字節海外文娛業務Fizzo,近期推出的爆款劇《玻璃婚約》,在上線首月的播放量已經突破800萬次。
這是個不斷激活全球市場的過程。
DataEye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短劇用戶付費滲透率仍僅為5-20%,遠未觸達上限。而這個窗口期內,國內企業憑借在本土市場開發的豐富經驗,實現著該領域較快的搶灘登陸。
一方面,目前行業普遍預估海外短劇市場規模至少達到了350到360億美金。
另一方面,具體到營收情況,今年Q1海外短劇APP的內購收入突破 24 億元大關,下載量更是飆升至 2.59 億次;而廣告投放領域,Q1海外短劇市場投放的廣告素材超過127萬組,這一數據已達到 2024 年全年投放總量的 70%。
而免費短劇模式進入海外市場,結合國內的經驗來看,有望進一步刺激市場增長,并改變海外競爭格局。
此前,傳統海外“三大”分別是中文在線楓葉互動旗下的Reelshort、點眾科技的Dreambox、九州文化旗下Shortmax,都能保證周均2-4部海外自制劇;點眾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汪家城分享數據表示,DramaBox大概9千萬用戶、月活450萬左右、覆蓋200多個國家。
如今,這種格局或許會發生一些變化,而付費短劇要保持既有優勢,或許要進一步深化內容與運營能力。
誠然,海外市場還存在前期虧損嚴重、缺乏原創以翻譯劇為主、制作和運營成本激增等多重問題,但需要認同的是,該市場所具有的想象力是巨大的,而國內企業確實已經在諸多方面占有先機。
如何更好地經營、打造長期市場,是出海短劇平臺和公司必須思考的問題,而微短劇產業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激活更多元價值,值得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