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社交網絡上就會掀起一陣關于“父母持證上崗”的爭論,尤其在發生一些“熊孩子作妖”的社會事件之后,總有人強烈建議推行“父母持證上崗”,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國民素質提升。
但是這個問題,并不是考試+上崗這么簡單,這其中還牽扯了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還有人權等諸多復雜問題。
雖然這個想法在現實生活并不成熟,但不妨礙影視作品中對其腦洞大開,最近有一部小眾的電影,就從這個話題展開——《評估》
這是一部講述近未來世界的軟科幻電影。
由于氣候惡化,地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人類生存,動物迅速滅絕,還有一部分被人類撲殺,所有生存資源即將耗盡。
其中一部分幸存的人類,開辟出一個獨立的生存空間,那里有一個人工智能控制的穹頂,保證氣壓穩定,空氣質量良好,居住條件十分舒適,空間外的部分,則被他們稱為了“舊世界”。
有資格進入這個空間的人類,大多是受過高等教育,對人類發展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建筑師、生物學家等等,為了保持空間內的資源可持續發展,人們研制出一種特殊的口服藥,定期服用可以讓身體保持當下的健康程度,不會生病,不會衰老。
相應地,自然生育在這個空間受到嚴格控制,一對夫妻若想當父母,必須接受上層的評估,評估員會上門考察,來確定被考察對象是否有資格繁衍后代。
影片的男女主,就在眾多申請生育的夫妻中脫穎而出,終于等來了評估員的到訪。
在評估期間,這個名叫弗吉妮婭的評估員會與他們同居七天,每天進行一些測試,考察結果會在七天到期后當場宣布。
至于考核的內容和形式,大家估計能猜到大概,弗吉妮婭會模擬親子關系中一些矛盾尖銳的場景,以此觀察男女主應對問題的能力——
比如,她一會兒如同多動癥兒童一般,把早餐搞得到處都是,
一會兒又變成青春期少女,任性地要求父母(男女主)滿足她的要求,
甚至還會毫無預兆地擅自發出宴會邀請,讓男女主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緊急籌備一場晚宴,邀請的客人還都是跟男女主有過情史的人……
受過良好教育的男女主,很快就明白弗吉妮婭的考察目的,所以盡管這個評估員讓他們措手不及、頭痛不已,男女主還是克制不滿的情緒,像父母耐心對待孩童那樣,對待制造“麻煩”的弗吉妮婭。
但問題是,弗吉妮婭只是在做情景模仿,她并不是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孩童。
對男女主來說,她更像是一個闖入者,可以毫無限制地出入他們的辦公室、臥室,窺探他們的私生活,提取他們的全部生物樣本,同時,她也讓女主隱隱感受到自己的婚姻關系受到挑戰,盡管女主一直在理智地自我克制。
劇情到這里,影片中“父母上崗需評估”的設定,已經引申出第一層思考——到底什么才能決定一對伴侶有資格為人父母?考核的尺度又在哪里?
作為評估員的弗吉妮婭,雖然每次都在強調,她的所有要求都只是“評估”的一部分,但是她也在不斷挑戰著男女主的底線,甚至連夫妻倆的房事,也成了被“評估”的素材。
這也是現實中為什么“父母持證上崗”只存在于假想層面的原因——當人類天然的生育能力受到限制,也意味著家庭的自主權和隱私權隨之遭到侵犯,限制孕育后誕生的人類,則成了被他人支配的資源。
這也是大部分科幻電影一直描繪的一種場景,人類在一個看似樂園般的世界,失去了完全做自己的權利。
隨之遭受挑戰的,還有一系列倫理問題。
比如弗吉妮婭擅自舉辦的那場晚宴,把男女主的前任都請到家,大家閑聊時,女主震驚地發現男主竟然曾跟前女友也做過生育評估,只是那次失敗了。
這個消息讓她意識到,自己與男主的結合并非完全出于愛,對方很有可能是為了生育,才選擇與自己在一起。
比這更受打擊的是,女主在評估期間,得知妹妹重病住院,她需要臨時請假去探望。也就是在這個空檔,弗吉妮婭提出了一項過分的測試,要求男主與她發生關系,同樣,還是以評估為借口。
在生理刺激和理智克制中,男主最終妥協……
在這之后,弗吉妮婭變本加厲,趁女主外出游泳期間,一把火燒了女主多年搭建起來的植物實驗室,所有的研究成果付之一炬。
弗吉妮婭差點葬身火海,最終還是女主幫她逃出生天。
這場風波過后,煎熬的7天考察終于結束,弗吉妮婭宣布,男女主未能通過評估,無法獲得生育的權利。
這個結果讓男女主當場崩潰,男主直接破防,吐露了肉體出軌的真相,女主則被這個打擊弄得一時精神失常……
故事說到這里,其實能從這些情節和男女主的表現,看出影片的一部分隱喻。
生育這件事對男性和女性的影響,向來是不對等的,男性繁衍后代,是可以不考慮情感因素的,只需要選取一個合適的對象,重要的是對方身上的生育能力。
而對于女性而言,生育卻是一件融合了情感、倫理、自我的大事,影片中女主因男主的評估史破防,擔心會像自己的母親那樣當不了合格的媽媽,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評估》中最值得玩味的一個情節,是弗吉妮婭離開之后,男主潛心鉆研的虛擬寵物項目,有了突破性的進展,他用虛擬現實技術,竟然造出一個具有真實觸感的嬰兒。
男主認為,這個嬰兒可以當成“代餐”,緩解他們做不成父母的遺憾。
然而,女主抱起那個虛擬嬰兒的一瞬間,就發現嬰兒沒有任何氣味,再真實的觸感也是假的。
女主再也無法承受這種心理折磨,直接找到了弗吉妮婭本人,要想要當面問清評估不合格的原因。
然而,女主卻從弗吉妮婭那里,聽到了一個不小心說漏嘴的真相——過去6年所有接受評估的伴侶都失敗了,生育評估不過是當權者給大家制造的白日夢,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護有限的生存資源。
弗吉妮婭之所以在那7天里用盡各種手段,就是為了證明男女主做父母“不夠好”,而她之所以做評估員,其實是因為當權者承諾她在不久的未來,有生育后代的權利,這對她這個經歷喪女之痛的母親來說,足以支撐完成這項艱難的工作。
由此看出,主角們生存的這個空間,雖然可以保全大家的生命,卻也奪走了身為人類最基本的權利,生育、尊嚴、隱私……為了保持這種畸形社會的運轉,當權者才造出一個“評估”的假象,讓他們沉浸在有機會觸手可得的幻想中。
影片結尾,弗吉妮婭接到了新的評估任務,然而她剛來到那對伴侶家不久,就因為承受不住心理壓力,選擇了跳樓自殺。
男主則繼續鉆研,造出來一位虛擬女兒和妻子,沉浸在“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幻影中,因為比起真實的家庭,他更珍惜當下無病、長壽的生存機會。
至于女主,她厭倦了一切虛假的幻想,在聽說“舊世界”的人們可以自由生育之后,毅然放棄了當下的生活,來到了風沙漫天的舊世界。
因為在這里,人們不需要喪失一部分自我,就能做完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