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養龜對風水的影響竟然這么大,看到嚇一跳!
70 2025-07-21
咱老百姓買房,總愛琢磨點“講究”,像13、14、18樓這些數字,不少人一聽就犯嘀咕——13是西方忌諱,14像“要死”,18又讓人聯想到“地獄”。可話說回來,現在都21世紀了,這些說法更多是圖個心里舒坦,真住進去能有多大影響?反倒是有些樓層,看著普通,住進去才知道啥叫“踩坑”。
先說頂層。
好多人圖個視野開闊、采光好選頂層,可住久了才明白,頂層的麻煩藏得深。
頭一個就是漏水,再好的防水工藝,年久了也扛不住日曬雨淋,墻角滲水、天花板發霉,修起來麻煩不說,修完過兩年保不齊又犯。
夏天熱得像蒸籠,冬天冷得直灌風,空調得24小時開著;要是趕上停電,爬十幾層樓腿都打顫,老人小孩更遭罪。
再看底層。
給老人買房的,總覺得底層方便,不用等電梯。
可住進去才發現,采光差得離譜,大白天都得開燈;樓下要是有綠化帶,夏天蚊蟲多到能“開派對”,窗戶都不敢開;雨季更糟心,地板潮得能擰出水,家具、墻面全發霉。
要是樓離馬路近,汽車喇叭聲、行人說話聲,從早吵到晚,想睡個安穩覺都難。
還有個容易被忽視的“坑”——腰線層。開發商建樓時,為了外觀好看,會在某幾層做個凸出的“腰線”。這玩意兒看著漂亮,實際住起來可遭罪。腰線凸出的部分容易積灰、藏垃圾,一下雨還可能滲水到墻里;窗戶被腰線擋著,采光和通風都打折扣,屋里總覺得悶悶的。關鍵這層沒半點實用價值,買的時候可別被“美觀”倆字忽悠了。
其實買房選樓層,真不用太糾結數字忌諱。
手頭緊的,避開頂層、底層和腰線層,中間樓層住著踏實;預算夠的,挑個采光好、通風佳的,住著舒服才是正經。
有老人的家庭,底層要是能做好防潮、隔音,也不是不能考慮;年輕人怕爬樓,選中間層最省心。
說到底,房子是用來住的,自己住著舒坦、家人滿意,比啥數字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