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18樓不能買?絕不相信!原來真正的禁區是這三個樓層!
174 2025-07-20
重慶這座經歷過炮火摧殘的城市,雖然歷史悠久,但放眼全國,一直都不算顯眼,存在感也不是很強,直轄前的高光時刻估計也就是民國陪都這一個稱號最能拿出手了。直轄后,舊貌換新顏,重慶感覺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高歌猛進。
說到重慶,網上都調侃是披著直轄市外衣的一個省。確實,從面積來說,說是省也不算夸張,但實際上,重慶是大城市帶領渝東南渝東北大山區的一個直轄市,山地面積占比超過了75%,所以“山城”的稱號也是名不虛傳的。這就像一個大娃帶著七個病殃殃的弟弟妹妹,能把重慶這個大家庭搞好,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現在的重慶,經濟、科技、教育、美食、美景,哪一樣拿出來都是頂呱呱的存在,但重慶真正坐火箭的日子,也就最近一二十年。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重慶快速發展的這一二十年背后,在風氺上存在什么秘密。
要探尋這個秘密,我們就先看看重慶經濟發展的曲線,找出幾個關鍵時間節點。
從①②圖上可以看出,2003年左右,重慶的GDP開始大幅增長,從2022年開始,連續4年每2年就增長1000億,2007年開始增量進一步加大,年增量達到1000億,2009年年增量直接達到了2000億。
巧合一:三峽水電站工程從1994年動工,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2009年竣工,2009年進行了175米蓄水實驗,2010年成功首次蓄水175米。
三峽工程對重慶的發展有影響嗎?這是肯定的。三峽工程成功建成,就變成了重慶的總水口。
長江經過重慶主城,一共經過了7個捍門水口,一過三峽,幾乎就是一馬平川流入東海,三峽工程的建成并蓄水,成功攔住重慶財氣不泄,這是站在整個大重慶的范圍來看的。
巧合二:大佛寺大橋1997年動工,2001年通車。朝天門大橋2004年動工,2008年底建成,2009年4月正式通車。對應2009-2010年開始重慶GDP大幅上漲。所以大橋建成后一兩年,重慶GDP都有了大幅的增長。
從風水學上定義,過江大橋也是能起到關攔去水的水口作用,能關住重慶的財氣。
巧合三:觀音橋商圈正式拉開開發建設序幕是2003年,兩江新區成立時間是2010年,重慶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恰恰是2003年。前面我有文章說過,重慶主龍脈是從龍王洞山而來,觀音橋恰恰是結穴之一。兩江新區最先開發的財富中心片區,作為真龍結穴地,正式把重慶帶上了高速發展列車,兩江新區管委會最初辦公地址就在星光大廈。
作為重慶人,重慶發展得越好當然越高興。不知道大家覺得,這些時間節點,到底是不是巧合呢?